第三章 攻防之势

2013年1月22日,杭城的寒气愈发凛冽,沈知意坐在星芒汉堡总部办公室里,空调的暖意驱散不了她眉间的凝重。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阿宁、衢州、三亚三座城市的80家门店分布在地图上,宛如星芒撒落的火种。“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推行不过半月,门店日均客流量便激增40%,但她清楚,这只是商战的序章。

“知意姐,法务部整理好了专利清单。”助理小陈抱着厚厚的文件推门而入,“从汉堡胚发酵工艺到酱料配比,我们累计申请了1276项专利,连包装纸的防油设计都覆盖到了。”

沈知意接过文件,指尖划过“星芒秘制酱料配方”“可降解汉堡盒结构”等专利名称,心中涌起一阵欣慰。这些专利不仅是技术壁垒,更是对抗抄袭的利刃。她拿起电话打给苏睛:“把专利墙的照片发到各大平台,配文‘每一口都是智慧,每一份都受法律保护’,我倒要看看,那些想偷师的品牌还敢不敢动手。”

与此同时,在万里之外的纽约,某国际快餐巨头的会议室里,高管们正盯着投影仪上的星芒汉堡宣传视频。市场总监约翰逊猛地拍桌:“这个‘柳州螺蛳粉堡’简首是怪物!上周我们在广西的门店销售额暴跌18%!必须尽快推出类似产品!”

“但他们申请了太多专利。”法务顾问摇头警告,“光是螺蛳粉酱料的配比,就有37项专利交叉保护。”

“那就改个名字,换个包装!”CEO敲着桌面,“中国市场不能丢,给我三个月时间,复刻出一模一样的产品!”

消息传回国内,沈知意早有准备。她召集团队在大屏幕上模拟起法律攻防战:“如果对方采用近似配方,我们就从核心专利入手;要是改头换面推出‘酸辣粉汉堡’,就用外观专利起诉。违约金我都算好了——按照《专利法》,每项侵权索赔500万,只要抓到1000个侵权点,就是50亿!”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唯有苏睛突然笑出声:“说真的,咱们的专利布局比兵法还绝。上次我去三亚分店,连员工系围裙的方式都申请了‘防油污工作装穿戴方法’专利!”众人哄笑间,沈知意却清醒地意识到,商战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游戏。

夜幕降临,沈知意驱车来到衢州分店。玻璃橱窗内,暖黄色的灯光下,穿着中式唐装的店员正热情地向顾客推荐新品“衢州三头一掌堡”——用当地特色卤味鸭头、兔头、鸭掌搭配酥脆炸鸡,再淋上秘制辣酱。收银台前,一位中年大叔边扫码边对同伴说:“这汉堡比洋快餐实惠多了,我在工地干活,一份套餐才18块,吃得饱还管够!”

听到这话,沈知意心头一暖。星芒汉堡的定价策略并非单纯低价,而是通过优化供应链、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将成本压缩到极致。员工待遇更是行业标杆:五险一金、季度奖金,甚至为偏远地区员工提供住房补贴。她深知,真正的商业护城河,是人心的凝聚。

回到总部时,己是深夜。沈知意打开电脑,开始撰写《星芒汉堡经营白皮书》。键盘敲击声中,她总结出三大核心竞争力:独一无二的中式风味研发体系、覆盖全产业链的专利保护网,以及“以人为本”的经营哲学。写到动情处,她想起爷爷常说的话:“做生意就像盖房子,地基要扎得深,梁柱要立得正。”

突然,手机弹出国际新闻推送:某国际快餐品牌在欧洲推出“东方风情汉堡”,宣传图中的产品与星芒汉堡的爆款“广式叉烧堡”高度相似。沈知意冷笑一声,立刻拨通法务总监电话:“启动跨国诉讼程序,我要让他们知道,中国人的智慧,不容侵犯。”

窗外,杭城的夜色深沉如海,而星芒汉堡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这场中西快餐的博弈,己然进入白热化阶段。沈知意望着墙上挂着的《孙子兵法》竹简,喃喃自语:“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星芒的胜利,才刚刚开始。”

此刻,在沈氏家族大宅里,沈爷爷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阅读《星芒汉堡经营白皮书》。读到“专利保护”与“民生定价”章节时,老人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他轻轻抚摸着书桌上泛黄的创业日记,那是五十年前自己推着小车卖糕点时写下的:“做生意,要对得起良心,更要对得起这片土地。”如今,孙女不仅继承了这份初心,更以新时代的智慧,在商海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