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观众会不会不习惯?

刘星辰摇头:“不对,我师父以前常说,相声要有意思还得有意思,前者是乐,后者是味。光是乐,缺了味儿,笑得就不长久。”

林岳揉了揉脸,彻底清醒了:“你这么说也不是没道理,可怎么才能让相声既有意思,又有意思?”

刘星辰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什么似的,眼睛一亮:“道具!要不,咱加点道具试试?”

林岳一愣:“道具?你是说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那不成了杂耍吗?”

“不一样,”刘星辰认真道,“不是杂耍,而是辅助。就比如咱上次那段‘吹牛不上税’,我就老觉得嘴上说吹牛,光靠词儿不够形象,如果能拿点像牛角之类的道具配合,观众视觉上一下就能抓住笑点,效果更好。”

林岳若有所思:“那倒也是。不过这道具要是用不好,容易显得俗气。”

“所以咱得挑有意思的,能让观众一眼看出笑点的。”刘星辰站起身,踱步在宿舍里来回走,脑子里开始盘算着哪些道具能恰到好处地增加效果,而不是喧宾夺主。

第二天一大早,刘星辰就拉着林岳去了城里的一家老道具铺子。这家店藏在巷子深处,门口挂着红色灯笼,上面写着“奇乐杂品”西个字,透着古旧的韵味。

店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戴着厚厚的花镜,正聚精会神地给一个布偶缝补衣裳。刘星辰走过去,礼貌地打招呼:“大爷,听说您这有不少搞笑道具,能不能给我们看看?”

老头抬起眼皮,打量了他们一眼,笑呵呵地放下针线:“是说相声的吧?我看你这小伙子骨子里就透着股子灵气。”

刘星辰笑了笑:“大爷眼力真好,您这儿有适合舞台用的搞笑道具吗?”

老头站起身,弯腰从柜台后面拖出一个木箱子,拍了拍灰尘:“这箱子里有不少宝贝,当年可不少戏班子、杂耍团来我这儿淘货。”

刘星辰和林岳凑过去,看到箱子里果然五花八门:滑稽的大鼻子、会自动弹跳的假花、画着哭笑脸的扇子,还有一个长得特别怪异的布偶,头大身子小,一动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林岳忍不住拿起那个布偶晃了晃,笑出声来:“这要是上台一亮相,估计观众得笑喷!”

老头呵呵一笑:“这叫‘傻乐娃’,专治舞台冷场,演员一抖它,准能逗乐。”

刘星辰却盯着一个木质面具,面具的眼睛特别大,嘴角夸张地上扬,整个造型既诡异又滑稽。他戴在脸上,冲着林岳一扭头,林岳吓得差点摔倒:“我去!你这是人是鬼?”

刘星辰哈哈笑起来:“这东西可以用在‘吓唬’那段子里,假装正经,忽然回头,观众准乐。”

老头满意地点点头:“这面具是老手艺,专门演丑角的,算你小子有眼光。”

最终,刘星辰挑了一些别致又实用的小道具,还特意要了几副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快板,这种板子拍起来声儿尖,适合突兀时用。结账时,老头不忘叮嘱:“道具是辅,别喧宾夺主。你们是说相声的,别成了耍道具的。”

刘星辰郑重地点头:“放心,大爷,咱讲究的是用对地方,图的是妙到好处。”

走出店铺时,林岳晃了晃手中的“傻乐娃”,咯吱声在巷子里回荡,俩人对视一眼,心里有种跃跃欲试的兴奋。林岳笑道:“今儿个这趟,值!”

林岳坐在一旁,一边喝着汽水一边咂舌:“说真的,这玩意儿怪有意思的,就是怕观众笑过一遍后,再用就没效果了。”

刘星辰点点头:“是啊,相声讲究新鲜感,包袱要抖得巧妙才行。这‘傻乐娃’第一次用,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可要是每次都用,观众就免疫了。”

林岳瘪瘪嘴:“说到底,还得靠我们俩嘴皮子灵。”

“嘴皮子灵也不够。”刘星辰突然若有所思地停下了手中的快板。他脑海里浮现出刚才在道具铺时,店主提到的一句话——“这东西,专治舞台冷场。”

“岳子,我有个想法。”刘星辰眯起眼睛,似乎在盘算什么新的点子,“你说,咱俩平时是双口相声,但要是加上其他演员配合,效果会不会更好?”

林岳愣了一下:“你是说,拉个搭子?”

“不,是加入一个喜团。”刘星辰放下快板,眼神坚定,“我想让相声表现形式更丰富一些,不光是我们两个人嘴皮子来回抖,试着引入多角色互动,让观众有种听小戏的感觉。”

林岳想了想,挠了挠脑袋:“这主意新鲜是新鲜,可咱俩平时就是二人档,突然加人,不容易配合啊。”

“所以才要找个合适的喜团来磨合。”刘星辰眼中闪着光,“我听说剧场附近有个新成立的喜团,专演搞笑短剧,成员都是年轻人,风格活泼,跟咱这路子挺搭。”

林岳有点担心:“加新人,观众会不会不习惯?”

“刚开始肯定有点突兀,但如果我们把喜团作为背景,来个‘相声带短剧’的形式,就能自然过渡。”刘星辰脑子里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比如‘街头趣事’这种段子,咱俩做讲述者,喜团做演绎,既能保持相声的核心,又能让包袱落得实在。”

林岳听着渐渐来了劲儿,拍了拍大腿:“成!试试!反正咱也没啥损失。”

第二天,刘星辰托朋友联系到了那个喜团,叫“哈哈帮”。团长是个爽朗的小伙子,叫邢亮,个子不高但很机灵,说话快而利索。见面后,刘星辰说明来意,邢亮愣了一下,惊喜地说道:“你是刘星辰?哎呀,我可是听过你和林岳的相声,太逗了!能和你们合作,真是荣幸!”

刘星辰笑了笑,谦虚道:“咱们都是为了让观众乐,互相帮衬。”

林岳打量了一眼这些年轻人,笑嘻嘻地说道:“你们平时是演什么剧目的?”

邢亮赶紧介绍:“主要是些改编的小短剧,类似街头趣事、家庭矛盾啥的,比较贴近生活,笑料也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