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3日,除夕,宝安区的天空被一层薄薄的云雾笼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童诗涵早早地起了床,换上一身红色的唐装,衣服上精致的刺绣和盘扣,衬得她愈发温婉动人。今天是除夕,虽然没有出门的计划,但她想把家里布置得更有年味一些。
推开卧室的门,童诗涵便听到了楼下传来的阵阵欢笑声。她顺着楼梯走下去,只见客厅里一片热闹景象。童舒正站在沙发上,踮着脚尖往天花板上挂拉花,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新年歌。童宁则坐在地毯上,认真地将一张张福字和春联分类整理,时不时抬头提醒童舒注意安全。
“姐,你快来帮忙!”童舒看到童诗涵,立刻挥舞着手中的拉花喊道,“这个太高了,我够不着。”童诗涵笑着摇摇头,接过拉花,轻松地将它固定在天花板上。姐妹三人分工合作,不一会儿,整个客厅就被装饰得焕然一新。红色的灯笼、金色的福字、五彩的拉花,将家里装点得喜气洋洋。
“肚子好饿啊,我们什么时候吃早餐?”童舒摸着肚子,可怜巴巴地说道。童宁看了看时间,站起身来:“走吧,去厨房,我早上己经把食材准备好了,我们一起包汤圆。”
厨房里,案板上摆放着雪白的糯米粉,碗里盛着黑芝麻、花生等馅料。童诗涵挽起袖子,开始教两个妹妹包汤圆。“先取一小块糯米粉,搓成圆球,然后用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个窝……”她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童舒学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包出了几个歪歪扭扭的汤圆,虽然形状不太好看,但她还是开心地举起来给姐姐们看。童宁则包得十分认真,每一个汤圆都大小均匀,精致可爱。
包好汤圆后,童诗涵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入锅中。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一个个汤圆在水中翻滚,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汤圆浮起来了,熟了!”童舒兴奋地喊道。三人每人盛了一碗汤圆,坐在餐桌前品尝。咬一口软糯的汤圆,香甜的馅料在口中散开,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吃完早餐,童诗涵提议玩一些春节传统游戏。“我们来玩投壶吧!”她从储物间里拿出一个自制的投壶道具,那是用一个大可乐瓶和几根竹签做成的。“规则很简单,把竹签投进瓶子里就算得分。”
姐妹三人围坐在地毯上,开始了激烈的比赛。童舒的力气小,投出的竹签总是偏离目标,急得她首跺脚。童宁则沉稳许多,每次都能准确地将竹签投进瓶子里。童诗涵的技术也不错,和童宁不相上下。经过几轮比赛,最终童宁以微弱的优势获胜,童舒虽然输了,但依然玩得很开心。
中午,三人决定做一顿丰盛的午餐。童诗涵负责炒菜,童宁帮忙打下手,童舒则自告奋勇地当起了“美食评论家”。厨房里,锅铲翻炒的声音、调料碰撞的声音,与姐妹三人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温馨的乐章。不一会儿,一桌美味佳肴就摆满了餐桌,有红烧肉、宫保鸡丁、清炒时蔬,还有童舒最爱的糖醋排骨。
午餐过后,童诗涵带着两个妹妹来到书房。她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厚厚的相册,那里面记录着她们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看,这是我们第一次去游乐园,童舒吓得首哭。”童诗涵指着一张照片笑道。照片里,小小的童舒紧紧抱着妈妈的腿,脸上挂着泪珠,而童诗涵和童宁则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姐妹三人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相册,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童舒时不时发出惊叹声,童宁则静静地听着姐姐们的讲述,嘴角带着温柔的微笑。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傍晚,童诗涵打开电视,调到春节联欢晚会的频道。往年的这个时候,她们都是在父母家一起看春晚,但今年在自己的新家里,也别有一番滋味。三人坐在沙发上,吃着瓜子、水果,一边观看精彩的节目,一边聊天欢笑。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窗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绚丽的烟花。童诗涵带着两个妹妹来到阳台,欣赏这美丽的夜景。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她们幸福的脸庞。童诗涵闭上眼睛,默默许下新年愿望: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希望星芒汉堡越来越好,希望自己和妹妹们都能实现梦想。
回到客厅,三人一起吃了年夜饭剩下的饺子,寓意着新的一年福气满满。童舒己经困得睁不开眼睛,但依然强打着精神,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节目。童宁则细心地为她盖上毛毯,生怕她着凉。
夜深了,童诗涵看着熟睡的两个妹妹,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满足。这个除夕,虽然没有外出游玩,没有参加热闹的聚会,但和妹妹们在家里度过的每一刻,都让她感到无比幸福。在这个属于她们的小家里,春节的氛围浓郁而温馨,亲情的温暖驱散了冬日的寒冷,也为新的一年开启了美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