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65 心情不好的原因

一群人都有点愣,别人不清楚,但是他们见过不一样的姜溯。

一行人回了房间,沈源跟上去,被沈羽拦住了。

“他身上的事情,这些人并不陌生,但是我们不用知道。”

沈羽虽然不大明白为什么这些亲传弟子之间的感情为什么会这么好,甚至于宋晗和宋越两个人从比赛台上下来第一时间过来问他们姜溯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他们之间的关心,不似作假,少年人的赤忱,他们之间的相处,沈羽都是看着的。

进去之后,院子里,姜溯看了他们一眼,沈净之问道:“你是谁?”

穆栩:“感觉,你不是魔域的那个姜溯。”

众人疑惑。

“姜溯”看着他们,道:“我不是他,那个人是姜溯因为年幼害怕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一个人早该死的人。”

这算什么?

夺舍?

但是也不像。

“当年的事情,见微只是佩剑,都差点被戾气浸染成了魔剑,姜溯这个经历过背叛的人怎么可能不受一点影响,我算是,上一位玉枢剑主,也就是见微的上一个主人,你们或许还知道我的名字,我叫南渊。”

见微的上一位剑主?

南渊,沈净之想了想,道:“飞升失败的修士?”

沈净之才不管他是谁,问道:“小溯呢?”

南渊:“他知道了很多事情,知道从小被迫来到这里的原因,现在的他,戾气很重,因为放不下你们,不能狠心放弃天道给他安排的使命,因为被算计,却又不能反抗,让他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也好。”

傅惊玉皱眉:“什么叫被算计?”

沈净之看着他:“你把话说清楚。”

南渊看过去,人都齐了,甚至是没有任何弟子是世家出身的凌云宗亲传们都来了。

南渊看一身白衣的白曦,道:“你说,还是我说?”

白曦愣了下:“我?我说什么?”

她什么都不知道啊!

南渊缓慢讲述:“你们可以这么理解,因为一个错误,这里被所谓的命运安排,而你们所有人都被安排上了这样的命运。”

傅惊玉皱眉:“什么命运?”

南渊道:“大概就是,一开始,苏软软从好端端的月华宗小师妹变成被各种疯子折磨的对象。”

众人一怔,苏软软瞪大眼睛:“我?”

这么无语的?

傅惊玉皱眉:“然后呢?”

“你为了救她,修为尽失,灵根受损,玉芙蓉闯雪家,屠了半个雪家,用雪家剩下半数亲族的命威胁,找来了雪灵草给你疗伤,月华宗被妖族和魔族偷袭,满门惨遭血洗。”

沈净之一愣,想起来什么,问道:“是秘境里遇到的那个魔族少主,还有当时偷袭上清宗的那个妖王和魔域的那个三长老?”

这些人,都是姜溯一力主张要杀的。

南渊点头:“是。”

众人一怔。

南渊看向青瑶,青瑶这时候反应过来了:“那我呢?我原先的结局应该是什么?”

姜溯说过,他看的原著里是有自己的。

所以,她是第一个穿书的,不是最后一个。

南渊微微沉默:“殉情。”

几个人看过去,青瑶有点不信:“我?我怎么可能殉情?”

她自认自己不是个为情所困的人,怎么可能是因为殉情?

南渊想说些什么,最后却是没有开口。

青瑶仿佛脾气上来了,她撸了撸袖子,姿势颇为豪放道:“你首说,我受得住,我倒是要看看,我到底是怎么殉情的。”

看着她这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南渊看向裴行策他们,道:“你为了他们,向喜欢你的人妥协。”

青瑶一愣,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妥协?”青瑶思绪一转:“怎么个妥协法?我和寄虚在一起之后,还同时出轨他们和他们保持不正当关系?”

南渊没说话。

青瑶没忍住爆了个粗口:“我艹!老娘当初就该一个一个都杀了。”

居然都敢趁人之危了。

按照她的脾气,如果努力过后,寄虚会死,因为那几个人的折腾。

青瑶思考了下:“要是真这样,以我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不用等寄虚死了殉情,我怕是也不想活的。”

裴行策申明:“可是现在不一样。”

南渊:“因为姜溯来了。”

傅惊玉:“你们别问了,前辈,您继续说。”

南渊:“青瑶的到来让局面变得更好,但是修真界也是满目疮痍,天道就又重新寻了一个人进来,这个人,就是姜溯,青瑶一开始是不配合的,因为她并非修真界人士,所以。”

“所以天道将姜溯找过来的时候,姜溯六岁,六岁的孩子,被丢进冷宫自生自灭三日,魔域出现的那个姜溯,就是从那时候出现的。”

“九岁,来了上清宗。”

“人间三年,修真界六年,他在这里生活的时间,己经超过了他原本的那个家,秘境夺舍魂魄重伤,天道将他送回,取走了他的记忆,尤其是被重伤的记忆。”

因为担心他会因为那次受伤而放弃这里。

“三年后,天道又把他重新带了回来,天道让他在修真界长大,是因为想用这么多年和你们相处的感情让他不得不留下来,上清宗待他很好,你们是他的朋友,他不能放弃,天道赌赢了,麒麟,腾蛇,这些下界的神兽因为他的契约,祸福全部落在他的身上。”

他看向己经呆了的众人。

南渊:“这就是他这两日情绪不对的原因,他其实也有亲人的,被送来这里,非他所愿。”

沈净之:“他之前想告诉我,但是被天道警告了,为何前辈能说?”

南渊:“因为,我己经是个死人了,我告诉你们,是不想这条路上只有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