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意外遭遇“假房东”骗局

周末清晨,林泽和苏瑾带着“看房笔记”第一站冲进东海南区的一幢公寓。两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跑盘、对比、询价,小心翼翼地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张望。希望底气逐渐消磨,资金焦虑和“中介刘叔”的劝导让他们对每个新房源都小心翼翼。

就在这天傍晚,两人刷房产App时,苏瑾眼前一亮:“你看!这套朝南一居落地窗,首付比周边低了将近一半。还有学区号,房东人在国外急售,明写‘真实个人卖家’!”

林泽略一犹豫。经验告诉他,“天上不会掉馅饼”,但看到户型图一应俱全、装修新净,心头还是跳了几下——自己攒的首付终于有用武之地?

两人试探性地拨了电话,对方自称“房主亲戚老王”,语气热情:“妹妹弟弟,房子都不用瞒,这种价格纯粹出国搬迁价,产权人、电话、房本照片都能给你们。别耽误,这种小户型一天三拨人问,谁先交押金谁先筛选资格。”

约定第二天签约。“老王”还反复强调,“这年头小夫妻买得起房不多,遇到缘分不能犹豫,大城市买房拼的就是果断。”他甚至发来委托授权、扫描件,还主动备注“双倍退定金承诺,若房产不真实赔偿损失”。

两人当晚兴奋得睡不着,回想买房大计全线“对标人生赢家”,甚至憧憬婚房装修、电视墙、烘焙角落……合租小屋第一次变得空旷神圣,每人的脸也多了兴奋和期待。

陈妍和阿琛帮着查学区、备忘公积金提取、比较二手交易流程,鸡蛋里挑骨头却始终没有发现纰漏。

次日。两人如约在咖啡馆见到“老王”,对方穿着体面,言谈老练,带着整份房本、委托公证、产权材料。签约过程快得让人猝不及防——“先付定金两万,明天一起看完实际上房,过户手续我安排,失败立即全退。”对方甚至还说,“你们多问无妨,看合同、录音录像都可以合规。”

正要付款时,林泽心头警铃大作。

他拿着材料拍照给公司法务朋友,请求帮忙核查。对方立刻视频过来:“这份授权像样,内容却露馅,编号不符东海住宅规程,真实交易委托需有官方章或者律师公证。你们现在打钱,多半是落到黑中介口袋,房东根本不在国内。”

林泽脸色渐冷,苏瑾察觉异样:“有问题?”

“我们得再查一下。”林泽拉住她,表面礼貌,心里却早按下了警觉按钮。

被拆穿后,“老王”还在费力安抚:“很多年轻人都这样怕,放心,一百多个买家都能核实。真不放心可以用平台担保。”可这时,旁边临桌的另外一对年轻情侣忽然也表达要签约,并拉林泽悄悄耳语:“朋友,你们确定这是真房主吗?我们群里讨论,有人说这人有网传‘多手委托’前科。”

感到不妙,两人果断推说“需要一晚再看”,脱身后立即把相关信息发给律师师兄,并举报到二手平台。当天傍晚,房源平台地下线了“老王”的所有信息,有用户留言称己经被骗3万元定金,并配以“人去楼空”的下线现场。

回到家,林泽一身冷汗,苏瑾瘫坐沙发,“我们差点一辈子的积蓄就这么没了。”

陈妍感叹,“东海买房骗局升级快得像互联网上市,大家都拼着被割韭菜。”

阿琛感慨:“租房被骗是常事,买房被套更让人怀疑人生。你们是靠谨慎保住家底的幸运儿。”

于是,林泽和苏瑾经历了一个世界的险滩。室友们夜里一边热聊一边严肃给所有人建起“购房避坑群”,从查证产证编号、实地合同、公正委托、二手市场信誉调查一应梳理。

林泽坐下总结:“人生中的大事,宁错三回不贪一次便宜,咱们没输给黑中介,也没输给焦虑。”

苏瑾低头写下:“幸福不是买房一步到位,而是在每一次坏消息面前,还能拉住彼此的手,一起掉头退场。”

第二天,两人对着清晨的阳光发誓:踏实买房、戒急用忍、一步一个脚印,世界不缺陷阱,但至少可以在彼此信任之中试错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