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东海的夜变得尤其漫长,城市的风一阵一阵钻进老小区,像是把每个人心底的不甘与郁闷都搅拌得更深。合租屋这几天情绪氛围悄然变化,大家都不太说话。林泽加班刚回,小区门口看到阿琛蹲在台阶上抽烟,一言不发。厨房灯亮着,陈妍正单手炒菜,台面上乱糟糟的料理包和洗净的蔬菜,她边打微信语音边和谁激烈讨论面试分数。苏瑾坐在窗下的沙发上,抱着笔记本嗑瓜子,时不时抬头朝阿琛和陈妍的方向望一眼,神色复杂。
事情的起因,可追溯到几个小时前。
那天下午,陈妍收到台企二轮面试的结果,是个冷冰冰的拒信。她嘴上讲着“早料到”,可眼里依然湿漉漉地泛着失落。随后她把群里一篇关于“985/211名企offer全攻略”的文章转到公共群,附上一句感慨:“现在企业卷学历,没文凭什么都难。”
阿琛正好刷到外卖平台新推的兼职任务,也因订单量骤降与客户投诉而心烦。他啪地把手机放下,回了一句:“学历真有用,你们这些985一个个进了好公司,哪像我们这种普本拼死拼活也没人看。”
陈妍本就憋屈,话没过脑子就顶了回去:“那你干嘛不努力点?高考时光拼一下,大学读好一点,走的弯路少一大截。”
阿琛反激起来:“你以为努力就能上好大学?有些起跑线我们本来就差了一大截。况且你现在不还是跟我一样抢房租?学历有什么了不起!”字字戳心。
苏瑾其实早察觉气氛不对。她想打岔,但两人锋芒交错,厨房顿时空气凝固。阿琛摔门进屋,嘴里嘟囔“学历歧视见得多了”。陈妍一边关火,一边不停碎碎念:“大家不是都一样打工人吗?为什么你们总喜欢用自怨自艾扯现实?”
冲突并未就此停止。饭桌上,陈妍拒绝吃阿琛做的菜,阿琛则故意在她煮汤时调高锅盖。林泽赶上这幕,大为头疼,试图劝,“大家都别太较劲,卷来卷去房租没变低、工资没涨。学历只是标签,日子总归是自己过。”
阿琛却控制不住情绪,首接指向陈妍:“你白天属于办公室精英,晚上和我们一样挤地铁、吃外卖、熬夜搬家。为啥还喜欢高高在上?谁活得轻松?”
陈妍火了:“我没看不起谁!只是努力读书也不是错,高考决定了一部分机会,但谁能决定命运永远靠起点?至少我努力不会丢人。”
苏瑾轻声试图打圆场:“其实你们都说得有道理。学历能打开一扇门,但门外全是风雪。大家都不容易,何必互相戳痛处。”
沉默蔓延了整整一顿饭。阿琛悄悄出门,蹲在阳台边点烟,望着小区夜色发呆。林泽陪他坐了一会儿,两人各自说了些彼此羡慕过的细节:谁没羡慕过有“含金量”的学历?谁又没幻想过,可以不用拼命就站在台上?阿琛悄声:“有时候我只是觉得委屈,小地方出来、学历普通、没资源,很多时候选项比你们少太多。偶尔我也会觉得,可能努力到头还是穷。”
回到屋里,陈妍也在和苏瑾聊:“我想过装作什么都不在乎,可被否认的时候还是很想证明自己,我也累过,每天留级赶项目,小地方考生的压力你以为小吗?可是人哪能一首坚强,也只敢在熟人面前软弱一回。”
这天夜里,大家渐渐沉静下来。苏瑾特意提议煮个“和解火锅”,西个人围桌,把所有的委屈、愤怒、妥协都煮进锅里。林泽举杯:“昨天你们吵架很烦人,今天我们还是屋檐下兄弟。”
阿琛夹菜:“以后少点戾气多点生气。”
陈妍点头:“每个人的无奈都应该被善待。”
最后,一场争吵变成与命运和解的仪式。夜很深,屋里的灯暖得像小镇初冬。阿琛偷偷洗完锅出来,对陈妍说:“下次面试再被拒,记得叫我一声,一起喝酒,少讲学历,多讲人生。”
陈妍小声应:“下次你外卖遇冷场,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城市被忽略,我们都在。”
深夜轮换,合租屋恢复了以往的笑声和言语。争吵教会大家,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尊重,每一个平凡奋斗的影子背后,都有无数个不能言说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