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林母寄来土特产

林泽一早醒来时己是周末。他原本打算睡到日头高照,惜不听得门铃声响,一串急促脚步后,阿琛在门口大喊:“林哥,你快递,写着‘家里寄来’,拆不拆?”

迷糊间裹着睡衣来到客厅,林泽才发现鞋柜边确实多出个鼓鼓囊囊的大纸箱。寄件人行楷的三字姓氏让他瞬间醒透——那是母亲的笔迹,带着点家乡的泥土味。思乡的情绪突然像开了口的江水从心底漫溢,打湿眼眶。

快递盒被拆开,里头是七零八落的包裹纸团和家乡新闻报。最上头是一大包腊肠咸肉,外面黄油纸封得扎实,下面是自家晒的豆干、花生糖和捆得规规矩矩的干菜,甚至用报纸裹了几根油亮的辣条和一袋红皮鸡蛋。林泽扒拉到最下面,竟还有件洗得泛白的秋衣,两条崭新的毛巾,和母亲的一封长信。

他把快递铺满了整张小餐桌。合租的几位伙伴循着香味围过来,阿琛拔了根腊肠先嗅了两下,夸张地赞叹:“天呐,这是山珍还是仙品?我发誓明天再敢说自个乡里土,看见这菜也要流口水!”

陈妍小心剥花生糖,苏瑾拉出小碟子,还细心地把母亲系在豆干上的红丝线解下来。

林泽忍住笑意,接着坐在角落翻看母亲的信。信纸微黄,钢笔字间还留有几滴润湿的墨:“泽子,秋天到了,家里玉米收啦,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腊肉今年没让你爸掺辣椒……妈知道你东海辛苦,别怕饿自己,记得多吃点热的。家里都好,楼后老桃树今年新嫁接了一枝,明年你回来帮妈捡果子……”

读到最后一行,林泽喉头哽住,信里还有一行小字:“咱家不比城里富,你爸爸早走了,我一个人撑着不让人笑话全是托你的福。以后你遇到难,赶紧给妈写信,咱能想办法就想办法,实在混不下去,妈养你。”

林泽揉揉眼眶,拼命让情绪不泄露出来。

饭点到了,阿琛主动下厨,陈妍洗菜,苏瑾帮忙打下手。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家乡味做得香气扑鼻。一道道肉菜上桌,不一会只剩下光亮的盘子。大家又开了啤酒,林泽举杯,一仰脖沉默喝干。

饭后,众人围坐沙发,林泽腼腆地说:“第一次在外头过秋天,收快递还以为是参加什么重要仪式。”

阿琛哈哈大笑:“以后你妈再寄,记得给我们全屋加菜!”

夜深十分,林泽独自寻了阳台一角。外面刮着秋风,鹅卵石地面。林泽抬头望见万家灯火,每一扇窗口都仿佛有一个像他母亲那样等着孩子回信的老人。天很沉,风很凉,林泽却只觉从头到脚都有一股暖气在流动。

他拍了张饭桌和土特产的照片,给母亲发语音:“妈我真的很好,合租里朋友都说羡慕我有家味儿。下回打工有空就带他们去你那吃饭,保准都不想回东海。”

把感情放下后,他静静翻着日记本写下:“你站在漂泊路口,也许觉得自己瘦弱得像风,首到家里一口土腊肉、君子兰和母亲的唠叨让你明白,无论成败,孤独和伤心都不必独自扛。”

那一夜,林泽早早入睡。窗外秋蝉低鸣,梦里是小镇的饭桌和母亲的旧藤椅。醒来时,他满心柔软,知道无论东海的秋天如何漫长,有来自家乡的土味守着人生的每一站。

亲情从来不用声张,就是一道咸腊香、一条毛巾和一封信的温度,把远方流浪的青年一次次唤回心安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