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的生活总有突如其来的“意外”考验。月中,林泽因为面试、家教、吃饭和租房押金,银行卡里只剩下三百多块。他本来想咬牙扛过去,等家教工资到账再说,可接连两次手机显示余额不足,连早点店的POS机都拒绝了他。那天早晨买豆浆的时候,林泽在收银小哥略带歉意的目光里,尴尬至极。
回到合租屋,他把钱包翻来翻去,发现银行卡账单下一笔大额支出是他前些天替阿琛“垫付”的一个押金——那时大家都相信阿琛马上就能收到兼职工资。偏偏这两天外卖APP清算延误,让江湖救急成了水中月。
林泽纠结了好久,终于还是开口,发了条信息给阿琛:“兄弟,这个月有点紧,能不能先还我上次垫付的西百?如果还没到账没关系,我能再缓两天。”
阿琛那边很快回复,语气里带着兄弟间的洒脱和愧疚:“我这儿也刚给家里寄了点钱,还没收到账。不过你放心,三天之内一定想办法,你先撑一撑,要不我明天多跑几单给你送来?”
林泽刚想说“算了”,那边苏瑾首接发来一条转账:“林泽,先拿着应急。反正你下周家教课的工资也要收,不着急还。”紧接着,陈妍也丢过来一句:“彼此照应呗,这点儿小钱你用,反正月底我那绩效也到账。”
收到好友的主动雪中送炭,林泽心头暖流流转。合租屋里每个人都不富裕,月头还在吐槽“银行卡余额低于生活尊严”,可真的轮到彼此紧张,谁都不会袖手旁观。他们有时借的不是钱,而是对彼此困顿处境的理解。
那几天阿琛外卖跑夜单,累得脚肿,私下却悄悄把大单抢了,凑齐了借款。“林哥,之前还给你垫过房租,这次算扯平。咱们漂在外地,别跟我见外。”阿琛边说边把两个外卖红包拍在桌上,表情又洒脱又倔强。
陈妍则没等林泽开口,每天主动留下一杯多买的咖啡一个鸡蛋糕,嘴上说“女人精打细算,主要是怕以后有天轮到自己也穷得吃土。”
苏瑾则格外仔细,帮林泽多揽了一单线上家教,安慰他,“钱是会回来,但信任回到心里的温度,只会越来越厚。”
有一晚,三个人围在餐桌前,说起“东海最难熬的不是穷,是注定的孤独”。阿琛晃晃胳膊:“没事儿,轮流缺钱,每个人都能守一次门。这点江湖气,是我们抵御大城市冷漠的护身符!”
这个月初的时候,林泽还以为自己必须靠一己之力闯天下。现在,他开始正视身边人的价值——不是谁有多少钱,而是谁愿意在落难时出手,坚持守望。
这个现实又温柔的小屋里,窄小的空隙填满了微光与义气,靠的不是“共富”,而是相逢一场便乐于互助的信念。
家教工资到账那天,林泽几乎是小跑着把钱分给了“投资人们”:“还清啦,下顿夜宵我请!”阿琛挥手:“得了吧!下次兄弟穷到揭不开锅,你还得再救急——咱轮流来。”
苏瑾低头,笑着在群里发了张合影:“东海浮云多,身边有点情义,生活也就没那么难了。”
那一夜,合租屋的灯光虽暗,却也温暖如初夏。不用明说,每个人都明白:并肩共熬的信任和善意,将成为彼此前路最亮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