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老屋建祠堂,仙家示警

假老道领着小化凡回到家里。

眉头紧皱坐在马扎上,不断琢磨这两天发生的怪事。

“爷爷,爷爷,我要你陪我玩蛤蟆。”

只有六岁的娃娃,每天除了玩,哪能理解大人的心思?

一个劲的缠着假老道玩蛤蟆。

“小凡乖,爷爷有事,找大柱叔玩去。”

小化凡撅着,胖嘟嘟的小嘴,奶声奶气道:

“说话不算数,不是好孩子,说好的陪我玩蛤蟆……”

正埋怨着。

下一秒。

朦胧的月光下,忽然发现黑衣老鬼飘向院门口,身上黑气缭绕。

他仿佛有所忌惮,不敢靠近院内一步。

猩红的瞳孔,伸出长长的黑舌头,阴森森的盯着院内。

化凡大声热情招呼。

“长舌头爷爷,在门外飘着累不累呀?”

“要不进来坐会儿?”

假老道闻言,顿时一愣。

“小凡,你在和谁说话?!!”

“就是咱们去老屋找他玩的那个爷爷,他就在门口。”

“请他进来,他不理我!”

假老道一跃而起,几跑就到了门外,什么都没看着。

黑漆漆的一片。

温柔的月光洒在寂静的夜幕之上,显得是那么的孤寂。

大和尚听到院里的动静,也冲了出去。

接二连三的诡异,假老道己不再怀疑化凡在说谎话。

“脏东西挺猖狂,三番五次在本道爷眼皮底下挑衅。”

“太不把本道爷放在眼里。”

“必须要给他点教训。”

假老道径首来到供桌前,点上三炷大香。

“有请归阴堂仙家辛苦,帮弟子看看脏东西的来路。”

下一秒。

三炷大香极速爆燃。

三长两短!!!

这是大凶之兆,仙家在向他示警。

假老道看后瞳孔猛缩,眉头皱成了个包子。

片刻,香案上。

出现一行用香灰写成的字。

三合血,百年屋。

凶煞出,满村灭。

正当假老道一脸震惊时,香灰又变成了另外西个醒目的大字。

少管闲事。

假老道惊出了一身冷汗,嘴唇蠕动了半天,没有发出一个字来。

良久。

“哎!”

“看来脏东西来头不小。”

“百年屋,脏东西最起码也有百年的道行。”

“就连仙家都不想跟着掺和,这该如何是好?”

这天夜里,假老道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起身,拎着一坛老酒,来到院中亲手种下的槐枝前。

“树老爷爷,脏东西又来闹了,还是百年以上的老东西。”

“小孙孙发愁啊,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全村人都被他害死吧?”

夜色下。

微风徐徐,拂过苍老的脸颊,槐枝平静安然依旧。

“唉!”

假老道无奈的长叹一声。

“树老,你也为难,对吗?!”

回到床上,假老道一夜未眠。

翌日清晨。

一脸疲惫的假老道,就把事情告诉了大和尚。

大和尚听后,脸上的横肉紧绷,满脸阴沉。

“南无阿弥陀佛!”

“实在不行,我带几个年轻人把老屋给他扒了,把村里的小学建在上面……”

一语提醒梦中人。

假老道闻言,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

“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这个办法,可以一试。”

学校,有大量的人气,阳气最盛。

脏东西属阴,畏惧阳气。

再加上,童子之身,身上的阳气最盛。

再强大的阴邪脏东西,也能被轻松压制。

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学校,一般都建在偏僻,或是乱坟岗上面的原因。

还未等二老行动,事情就发生了改变。

村口的村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开始议论。

“听说李老六大侄子李建国回来了,带了一大帮城里人,他可是有些年头没回村里了。”

“可不是嘛,自从他父母死后,就没回来过,听说在城里挣了大钱,开公司,住别墅,连上厕所都开小轿车。”

“听说这次回来,要把老屋做成祠堂,施工队都带来了……李老六家可热闹了。”

一个年迈的老人闻言哀声叹气,喃喃自语。

“唉……”

“老李家这一大家子活的不容易啊!”

“李老六弟兄八个夭折了6个。”

“李老大夫妻生了3个,两个夭折,夫妻俩也早早的走了,只剩下李建国。”

“李老六又是个绝户头,只有一个闺女,还是个傻子……”

传到假老道耳里。

大叫不好!

哪个缺德的玩意儿,给他出的馊主意?!

这是怕脏东西不够邪性,还要把它供起来!!!

放下手里的活计,披上衣服朝外跑去。

李老六一家见到假老道和大和尚,很热情的让到了屋里。

就连在城里挣了大钱的李建国,也赶忙起身出门,热情相迎。

“二老来啦,快,屋里请!”

假老道哪有闲心和他们寒暄,开口就问。

“建国啊,这次回来带这么多人,这是要干嘛??”

李建国一脸的自豪。

“我请了城里的施工队,要把老屋收拾一下,作祠堂。”

“这不,所需的材料都拉来了。”

“道爷,你也知道,这么多年我们老李家活的不容易。

“特意请了省城最有名的张大师,给我家看过风水,说问题就出在老屋……”

李建国说的也是事实,问题确实出在老屋上。

可,阴阳风水张大师只说对了一半……

假老道犹豫再三,刚想点破症结所在,就被大和尚拦住。

大和尚一边用眼神阻止假老道,一边开口。

“南无阿弥陀佛!”

“建国啊,如果这样,贫生和假道爷就不讨饶了。”

“你们忙……你们忙……”

大和尚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假老道往外走。

李建国见状,赶忙劝道:

“二老刚来,怎么能走呢?”

“我在城里带了白面馒头,和其它吃的。”

“另外,我还让六叔宰了一头猪,和几只鸡鸭,做猪肉炖粉条。”

“正要去请二老喝两盅,唠唠家常……”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山里人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白面。

更别说猪肉!

自家养的猪,也不舍得杀了吃肉,还要换钱,做家里的其他花销。

这个时候,就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摆在二老面前,也没有心情吃喝。

回到家里,假老道忍不住开口。

“大和尚,你为何不让我阻止他们?”

大和尚深吸了一口气,叹气道:

“就算你想阻止,能阻止了吗?”

“没看见人家,都把做祠堂的施工队和材料都拉过来了。”

“还有你的同行张大师给看的,人家可比你专业多了。”

“现在阻止人家建祠堂,不亚于刨人家的祖坟,人家能答应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