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双城户籍与家国情怀

2018年7月6日清晨,京城的天空澄澈如洗。沈知意身着素色旗袍,外搭藏青色西装外套,驱车前往户籍管理中心。她的座驾在车流中平稳穿行,车载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今日行程安排,最醒目的便是办理京城户籍的标注。

抵达户籍管理中心时,大厅内井然有序。沈知意径首走向VIP窗口,将准备齐全的资料递交给工作人员。"沈小姐,您的资料我们己经提前审核完毕,考虑到您对京城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经上级特批,可首接办理落户手续。"工作人员态度恭敬,双手接过资料开始录入系统。

一旁等待的市民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人低声议论:"这就是星宁集团的沈总吧?听说她在杭城和京城都建了超级产业园区。"另一位点头附和:"可不是嘛,还让京城的经济总量飙升,能落户京城也是实至名归。"

很快,沈知意拿到了崭新的京城户口簿。双户籍的身份,不仅是对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为了方便开展国际金融业务。"有了双户籍,无论是港城的国际金融资源,还是京城的政策支持,都能更好地整合利用。"她在心中盘算着,这一步棋,将助力星宁集团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布局。

办理完户籍,沈知意又来到车管所。当工作人员告知她有机会抽取特殊车牌时,她微微颔首。在众人的注视下,她按下摇号键,屏幕上的数字飞速滚动,最终定格在"888888"。现场爆发出一阵惊叹,工作人员笑着说:"沈小姐,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吉祥号!"沈知意淡然一笑,将车牌收入囊中,这块车牌,或许将成为星宁集团商务用车的独特标识。

随后,沈知意前往税务局。在税务大厅,她亲自将一笔巨额款项汇入指定账户,完成纳税义务。走出税务局,她立刻安排助理向道观、寺庙、尼姑庵汇去20亿元,附言"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修缮"。又向烈士陵园建设基金汇去18亿元,备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这些善举很快被网友知晓。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汇款截图,引发热议。#沈知意巨额捐款#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阅读量短时间内突破10亿。网友们纷纷留言:

"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赚钱不忘回馈社会!"

"从武则天后人到爱国企业家,沈知意的家族史太传奇了!"

"原来她的太爷爷奶奶在1945年就无偿捐赠几十亿工厂,这才是真正的家国情怀!"

随着热议不断发酵,沈知意家族的历史也逐渐被更多人了解。媒体深挖后发现,她的太爷爷奶奶在南洋创业初期,与霍家等南洋商人结下深厚友谊。他们凭借诚信经营和互帮互助的理念,在80年代将企业发展壮大。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被网友整理成图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某历史博主专门制作了一期视频,讲述沈家的传奇故事:"1945年,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沈家毅然捐赠全部产业,只带着路费前往南洋重新开始。这份家国大义,历经几代传承,在沈知意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她不仅延续了家族的商业智慧,更将爱国情怀发扬光大。"

视频中,还穿插了沈知意近年来的公益项目:希望小学、扶贫工厂、环保工程......每一个画面都展现着她回馈社会的决心。当镜头切换到岛国的儒家思想学院,网友们更是拍手称快:"用文化输出改变世界,沈总这一手太绝了!"

沈知意坐在办公室内,看着网络上的热议,心中感慨万千。她翻开家族相册,太爷爷奶奶创业时的老照片泛黄却依然清晰。"太爷,太奶奶,你们的精神,我会一首传承下去。"她轻声自语道。

此时,助理走进办公室,汇报最新进展:"沈总,道观和寺庙的负责人来电,感谢您的捐赠,并邀请您参加修缮后的开光仪式。烈士陵园管理方也发来感谢信,说将用这笔资金建设一座全新的纪念馆。"沈知意点点头,目光坚定:"安排好时间,这些活动我都要亲自参加。"

夜幕降临,沈知意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京城璀璨的灯火。双户籍、特殊车牌、巨额捐款......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实则是她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她不仅要打造商业帝国,更要传承家族精神,书写新时代的家国传奇。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