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千里驰援中的铁血柔情

2016年7月13日,杭城的暑气蒸腾,蝉鸣聒噪。沈浩然站在星宁集团物流中心的调度室里,盯着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的运输路线图。十几辆满载物资的军用卡车己从仓库出发,车载定位系统显示它们正沿着高速向江陵市疾驰,预计今晚八点抵达东部战区。

“沈总,这批物资里的压缩饼干是研发中心的最新成果。”技术总监抱着资料快步走进来,“采用真空冻干技术,将火腿、鸡蛋、土猪肉与有机大米融合,每块饼干的热量能维持成年人一天的基础消耗,而且保质期长达五年。”

沈浩然仔细翻看检测报告,目光停留在“非转基因、零防腐剂”的标注上:“军人在前线随时面临极端情况,这些食品必须做到绝对安全可靠。通知车队,路上每两小时检查一次车厢温度和密封性。”

同一时间,在东部战区的训练场上,沈军正带领士兵进行野外生存演练。高温下,战士们背着沉重的装备翻越山丘,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迷彩服。“报告中校!模拟敌后补给中断,请求启用应急食品!”通讯兵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

“按计划执行!”沈军擦了擦额头的汗,从背包里拿出一块星宁集团上次送来的压缩饼干。咬下的瞬间,浓郁的肉香和米香在口中散开,完全颠覆了传统压缩饼干干硬无味的印象。“这口感,比我吃过的任何军粮都好!”一旁的班长惊叹道。

傍晚六点,江陵市的天空被晚霞染成橘红色。战区后勤仓库外,士兵们己整齐列队,等待物资车队的到来。沈军站在队伍最前方,望着远处公路的尽头,心中充满期待。上次星宁送来的物资极大改善了战士们的生活,这次的新品更让他好奇。

“来了!”随着一声高呼,十几辆印着星宁标志的卡车缓缓驶入营地。沈军快步上前,和沈浩然握手:“哥,这次又带了什么宝贝?”

“打开看看就知道了。”沈浩然笑着指了指车厢。随着货柜门拉开,一箱箱包装精美的压缩饼干整齐排列,包装上印着“军用级能量块”的字样,旁边还有100箱有机牛奶和酸奶,以及50箱标注着“南方丝苗米”“北方五常稻花香”的有机大米。

“这批压缩饼干是专门针对高强度训练研发的。”沈浩然拿起一块饼干递给沈军,“除了高能量,还添加了维生素和矿物质,连续食用一周也不会营养不良。那边的有机大米,特意选了南北两种风味,让战士们能吃到家乡的味道。”

沈军打开一块压缩饼干,里面能清晰看到火腿和鸡蛋的颗粒。放入口中咀嚼,酥脆的口感和丰富的味道让他眼前一亮:“这简首是艺术品!有了这些,战士们在野外执行任务时,再也不用担心体力不支了。”

后勤部长指挥士兵搬运物资,看着堆成小山的有机食品,激动地说:“沈总,上次送来的物资让战士们的训练成绩提升了15%!现在有了这些营养更均衡的食品,战斗力肯定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当晚,营地食堂飘出阵阵饭香。炊事班用新到的有机大米煮了米饭,搭配着用压缩饼干改良的菜肴。战士们围坐在餐桌前,捧着有机酸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班长,这米饭香得我能吃三大碗!”新兵小李说着,又往碗里添了一勺。

沈军端着餐盘走到战士中间,听着大家的欢声笑语,心中满是感动。他想起沈浩然常说的话:“真正的支持,不是口号,而是让一线的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这些来自家乡的有机食品,不仅填饱了战士们的肚子,更温暖了他们的心。

深夜,沈军来到仓库检查物资存放情况。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整齐排列的食品箱上,“星宁有机”的标识在微光中闪烁。他拿起一箱牛奶,突然发现箱底压着一张纸条,上面是沈浩然的字迹:“保家卫国的英雄们,愿这些食物能为你们补充能量。待凯旋之日,共饮庆功酒!”

握着纸条,沈军的眼眶微微。作为军人,他早己习惯了流血流汗的生活,但这份来自家人和企业的牵挂,却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片土地,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此时,沈浩然己回到杭城的办公室。他看着电脑里传来的战士们享用物资的照片,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对他来说,星宁集团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用实际行动为家国尽一份力。而这些承载着匠心与关怀的有机食品,终将成为连接后方与前线的温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