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4日,杭城的梧桐叶开始泛黄,秋风掠过星宁集团总部所在的大厦,将满地金黄卷起又抛下。沈浩然坐在办公室的真皮座椅上,目光扫过墙上的电子屏幕,星宁金融公司与星宁互联网软件应用公司的股票曲线正稳健上扬,分别攀升至785亿与256亿的高位。窗外的钱塘江波光粼粼,倒映着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而他知道,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才刚刚展开。
“沈总,有位马先生想见您。”助理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他说在做互联网相关的项目,希望能获得投资。”
沈浩然合上手中的商业计划书,心中一动。这段时间,随着互联网概念在国内逐渐兴起,不少创业者登门寻求合作,但真正能让他眼前一亮的少之又少。不过这个姓氏让他想起了在哈佛时研究过的A国互联网企业案例——“马云”,这个名字似乎带着某种特殊的吸引力。
走进会客厅,沈浩然看到一个身形瘦削、目光如炬的男人正来回踱步。对方穿着略显陈旧的衬衫,领口微微卷起,手里攥着一叠皱巴巴的资料。“沈总,久仰大名!我叫马云,想和您聊聊阿里巴巴的构想。”马云快步上前,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沈浩然示意对方坐下,接过资料翻阅。页面上关于“互联网交易平台”的概念让他瞳孔微缩——通过网络连接全球买家与卖家,打破地域限制,这与他在海外接触到的电子商务雏形不谋而合。然而,马云描述的宏大蓝图与当时国内落后的网络基础设施形成强烈反差,难怪他此前西处碰壁。
“马先生,你觉得目前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沈浩然放下资料,首视马云的眼睛。
“资金、信任、人才。”马云毫不犹豫地回答,“所有人都觉得互联网是虚幻的泡沫,没人愿意相信我们能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但沈总,您在海外做过互联网项目,一定明白这是未来的趋势!”
沈浩然沉默片刻。八年前在哈佛求学时,他就坚信互联网将彻底改变商业形态;如今回国创业,正是看中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眼前这个男人,虽然面容普通,却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和破釜沉舟的勇气。
“我给你8000万。”沈浩然突然开口,“不需要任何抵押,也不用着急偿还。”
马云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沈总,您......为什么?”
“因为我看到了潜力。”沈浩然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远处的天际线,“1990年我在A国求学时,互联网也被视为‘疯子的游戏’。但短短六年,它己经重塑了半个商业世界。中国市场更大,需求更迫切,而你,是少有的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马云握紧拳头,声音有些颤抖:“沈总,您放心!我一定会让阿里巴巴成为改变中国商业的力量!”
送走马云后,沈浩然的助理忍不住提醒:“沈总,这个项目风险太大了,目前国内连像样的电商案例都没有......”
“风险与机遇并存。”沈浩然转过身,眼神坚定,“就像当年我们做星宁时,谁能想到短短数月股票就能翻番?商业竞争中,最珍贵的不是跟风,而是远见。”
当天傍晚,沈浩然开着新买的宝马驶向西湖。深秋的湖面泛着冷光,远处雷峰塔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车载收音机里正在播报财经新闻,主持人激昂的声音回荡在车厢内:“本土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商业格局或将迎来剧变......”
手机突然震动,是陈博洋发来的消息:实验室攻克了新型电池的续航难题。紧接着,李宇鑫也传来喜讯:“杭味轩”即将进军魔都上海。沈浩然嘴角上扬,回复道:“等我组个庆功宴,这次叫上马云一起!”
夜色渐浓,沈浩然将车停在湖畔。他站在垂柳下,望着倒映在水中的万家灯火,思绪飘回多年前那个在操场上畅谈梦想的少年。从五千元的第一桶金到如今百亿市值的商业帝国,从资助灾区的150元到投资阿里巴巴的8000万,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却也印证着他对商业与责任的理解。
远处传来马婉婷的电话铃声,温柔的声音带着笑意:“今晚回家吃饭吗?小舒研发了新的养生食谱。”
“回。”沈浩然转身走向汽车,发动引擎的瞬间,车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他知道,在时代的浪潮中,自己不仅是逐浪者,更要成为领航人——无论是助力兄弟的事业,还是押注未来的黑马,这份初心永远不会改变。而那个叫马云的男人,或许真的会如他所料,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中国互联网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