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盛夏里的温柔守护

1988年7月12日,杭城的蝉鸣愈发喧嚣,毒辣的日头将柏油路晒得发软。沈浩然吃过早饭,正准备继续研究二叔寄来的《商业战略论》,忽听得对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与压抑的交谈声。他拉开窗帘,只见邻居家的门大开着,静姝的妈妈,那位平日里总是温和浅笑的主治医生,此刻却满脸焦虑,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脸上。

“浩然!”沈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来,“小静姝的爸妈临时要去医院处理紧急情况,你去帮忙照看一下孩子吧。”话音未落,沈浩然己经快步出门。八岁的静姝站在玄关处,攥着褪色的布娃娃,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曾经那个在襁褓中咿呀学语的小婴儿,如今己经出落成眉眼清秀的小姑娘,只是此刻的模样,让沈浩然心头一紧。

“小静姝别怕,”沈浩然蹲下身,与她平视,“哥哥在呢。你想吃冰棍吗?我们去楼下买。”静姝抽噎着点点头,伸手紧紧抓住他的衣角。沈浩然这才发现,她身上的连衣裙有些歪斜,显然是匆忙间胡乱穿上的。他轻轻帮她整理好衣领,牵着她的手往楼下走去。

盛夏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沈浩然特意绕到树荫下走。路过书店时,静姝突然停下脚步,眼巴巴地望着橱窗里的《安徒生童话》。“喜欢吗?”沈浩然问。静姝咬着嘴唇,小声说:“妈妈说等我考双百就给我买。”沈浩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总是对书店里的书望眼欲穿。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零花钱,拉着静姝走进书店。

抱着崭新的童话书,静姝的眼睛亮得惊人,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回到家后,沈浩然给她切了盘西瓜,又搬来小凳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给她读书。“从前有个可爱的小女孩,谁见了都喜欢,但最喜欢她的是她的外婆……”沈浩然的声音随着微风飘散,静姝托着腮,听得入神,时不时伸手去够飘落的槐树叶。

午后,静姝困意来袭,揉着眼睛首打哈欠。沈浩然给她铺好小床,又找来故事磁带播放。看着女孩渐渐进入梦乡,他轻手轻脚地回到书桌前,翻开《商业战略论》。可刚读了几页,就听见房间里传来啜泣声。他急忙跑去,只见静姝蜷缩在床角,脸上挂着泪痕。

“做噩梦了?”沈浩然坐在床边,轻轻拍着她的背。静姝扑进他怀里,抽抽搭搭地说:“梦见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沈浩然心里一阵发酸,想起这些年,邻居夫妇因为工作繁忙,确实鲜少陪伴孩子。他想起自己小时候,虽然父母也忙,但总会抽空陪他和沈舒,相比之下,静姝的童年未免有些孤单。

“不会的,”沈浩然轻声安慰,“爸爸妈妈是去救生病的人了,他们很爱你。等他们回来,一定会给你带好多好吃的。”他灵机一动,“要不我们给他们做个惊喜?”静姝抬起头,眼泪汪汪地问:“怎么做?”

沈浩然带着静姝来到厨房,找出面粉和鸡蛋。他记得李宇鑫教过他做简易饼干,虽然手法生疏,但在静姝崇拜的目光下,倒也做得有模有样。烤箱运作时,两人又用彩纸折了千纸鹤,在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爸爸妈妈辛苦了”。

傍晚时分,静姝的父母终于归来。看着桌上的饼干和千纸鹤,一向坚强的女医生红了眼眶。她紧紧抱住女儿,声音哽咽:“对不起,宝贝,是妈妈不好……”静姝却懂事地摇摇头:“妈妈,我和浩然哥哥玩得可开心了!我们还做了饼干!”

从那以后,只要邻居夫妇加班,沈浩然就会主动照顾静姝。他教她写作业,带她去公园捉蝴蝶,还把自己的故事书送给她。有时马婉婷也会过来,教静姝吹简单的曲子。小姑娘的话渐渐多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灿烂。

一天傍晚,沈浩然正在教静姝下跳棋,马婉婷抱着乐谱来找他。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三人身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静姝突然说:“浩然哥哥像爸爸,婉婷姐姐像妈妈。”这话让沈浩然和马婉婷同时红了脸,对视一眼后又忍不住笑起来。

暑假即将结束时,静姝的父母特意登门道谢。他们带来了水果和点心,还真诚地说:“浩然,这些日子多亏有你。静姝现在开朗多了,还说以后要像你一样,帮助别人。”沈浩然有些不好意思:“叔叔阿姨客气了,静姝就像我妹妹一样。”

送走邻居后,沈浩然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的星空。这些天与静姝相处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浮现,他突然意识到,商业的本质或许就藏在这些平凡的日常里——用自己的能力,去填补他人生活中的空缺,为需要帮助的人带来温暖与希望。

夜风轻拂,带着些许凉意。沈浩然翻开日记本,写道:“二叔教会我经商之道,而静姝让我懂得,善意与责任才是商业的灵魂。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愿做一颗小小的星辰,即便光芒微弱,也要照亮身边的人。”

合上日记本,远处传来马婉婷悠扬的笛声,那熟悉的旋律,如同这个盛夏最动人的注脚,诉说着成长的故事,也见证着少年心中逐渐明晰的梦想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