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羽历经权贵刁难的风波后,虽成功脱身,但也深知店铺的管理与经营仍存在诸多隐患,若想在这古代商场长久立足,必须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整顿。
他首先召集了店铺的所有伙计,众人齐聚一堂,神色各异。其中有一位年轻机灵的伙计叫小顺,自小在这镇上长大,对苏羽颇为敬佩;还有一位资历较深的老伙计张叔,做事稳重,但有时过于保守。
苏羽站在众人面前,目光坚定而严肃:“诸位,这段时间店铺遭遇了不少波折,想必大家也都清楚。如今,我们必须做出改变,才能让店铺更好地发展下去。”
小顺率先开口,眼神中带着一丝兴奋:“老板,您说怎么做,我们都听您的。您之前打跑那些地痞流氓,又不惧权贵,小的就知道跟着您准没错。”
苏羽微微点头,接着说道:“首先,我们要重新规划店铺的布局。张叔,你经验丰富,你说说现在这布局有哪些不足之处。”
张叔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老板,咱这店铺货品摆放有些杂乱,客人进来常常找不到想要的东西。而且,空间利用也不够合理,有些地方过于拥挤,有些地方又太空旷。”
苏羽认可道:“张叔所言极是。我打算将店铺分为几个区域,按照货品的种类划分,比如粮食区、布料区、杂货区等。这样一来,客人可以更方便地挑选商品。”
这时,负责采购的李伙计皱着眉头提出担忧:“老板,这样划分固然好,但我们人手本就不足,若是分区管理,恐怕忙不过来啊。”
苏羽早有准备,他从容地说:“这就涉及到人员调配的问题。我决定再招聘一些伙计,同时,对现有的伙计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业务能力。”
小顺眼睛一亮:“培训?老板,这培训是要教我们什么呀?”
苏羽解释道:“比如如何更好地接待顾客,了解货品的特性和优势,以及一些简单的算账之法。只有大家的能力提升了,店铺才能经营得更好。”
众人纷纷点头,似乎看到了店铺未来的希望。然而,在讨论到进货渠道时,却出现了分歧。
一直负责与一些小供应商打交道的王伙计说道:“老板,咱们一直以来的供应商虽说规模不大,但合作多年,还算可靠。我觉得没必要冒险去寻找新的供应商。”
苏羽却有不同的看法:“王伙计,你只看到了眼前的稳定。但我们若想扩大生意,现有的供应商未必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打算去寻找一些更大、更稳定的货源,这样不仅能保证货品的质量,还能降低成本。”
王伙计有些不服气:“老板,新的供应商可不好找,万一遇到骗子或者货品质量有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苏羽耐心地说:“我知道其中有风险,但做生意本就是一场冒险。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谨慎考察,我相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在讨论店铺营业时间时,也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老伙计赵伯说道:“老板,咱这店铺一直都是遵循镇上的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要是改变了,会不会引起其他商家的不满啊?”
苏羽笑道:“赵伯,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总是守着旧规矩。我打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尤其是在集市日或者节日期间。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加销售额。”
小顺兴奋地说:“老板这个主意好。我之前就听一些客人抱怨,说咱店关得太早,他们下班后想来买东西都来不及。”
随着讨论的深入,苏羽又提出了建立客户反馈机制的想法。
他看着众人,认真地说:“我们要重视顾客的意见和建议。从今天起,在店铺里设立一个意见箱,顾客可以将他们对店铺的看法、对货品的需求写下来投入箱中。每周我们都要整理这些反馈,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调整我们的经营策略。”
张叔有些疑惑:“老板,这顾客的想法五花八门,我们都要听吗?”
苏羽回答:“当然不是所有的都听,但大多数顾客都提出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重视。只有让顾客满意,我们的店铺才能长久。”
在整顿店铺的过程中,苏羽还发现了账目管理的漏洞。原来的账房先生虽然老实,但记账方式较为陈旧,容易出错。
苏羽决定招聘一位新的账房先生,他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位名叫陈先生的账房高手。陈先生为人严谨,对账目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
苏羽与陈先生见面时,问道:“陈先生,你对我这店铺的账目管理有何看法?”
陈先生仔细翻阅了一下账本,皱着眉头说:“苏老板,你这账目有些混乱,收支记录不够清晰,这样很容易导致资金流失,也不利于店铺的长远规划。”
苏羽虚心地说:“陈先生,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改进?”
陈先生推了推眼镜,说道:“我建议采用新的记账方法,将每一笔收支都详细记录,包括货品的进价、售价、利润等。同时,定期进行账目核对,确保账目的准确性。”
苏羽当即决定聘请陈先生,并让他全权负责账目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店铺焕然一新。货品摆放整齐有序,伙计们的服务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顾客们纷纷夸赞。
小顺开心地对苏羽说:“老板,您看现在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您的整顿果然有效。”
苏羽看着热闹的店铺,欣慰地说:“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不断努力,在这古代商场中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已的商业帝国。不过,接下来我们还得在商品创新上多下功夫,只有不断推出新的商品,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齐声应道:“老板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