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桢和徐允祯听说清军围攻山海关,纷纷下跪请缨,要求即刻带兵前去支援。
朱由检沉默不语,京营的一万士兵是他最后依仗,目前的训练才刚刚过半,他实在是没有把握,尤其燧发枪还没有装备全军。
李国桢说道:“陛下,末将有信心将来犯之敌赶出我们的疆域,这次清军总数不过才五万人,我们现在走的精锐路线,若能加上吴总兵的关宁精锐,完全可以跟对方打。”
徐允祯也表示要将清军赶出去,不能任由清军去攻打山海关,毕竟山海关的重要性太关键了。
一旦被清军突破的话,京城就再也没有战略防御纵深。
朱由检知道情况紧急,他让徐允祯领着军队枕戈待旦,自已和李国桢前往宫里。
走到半路的时候,朱由检微微停顿。
李国桢骑着马,诧异道:“陛下,怎么不走了?”
朱由检:“我们不跟内阁商议,今晚你们就出兵,另外你从军械库把两挺马克沁机枪拿出来。”
李国桢听说陛下要把马克沁机枪派上用场,说道:“不行,一旦京营前去支援山海关,到时京城防御就处于空虚,万一清军兵分两路,直达中枢呢?”
朱由检:“没事,宋将军还在。”
自从李国桢和徐允祯担任中部战区的负责人后,朱由检就把统领京城防务的重任交给宋守义。
目前马克沁机枪放在军械库派重兵把守,没有皇帝和将领的军符,任何人都不可以靠近。
朱由检觉得京城的防务最不需要担心,若是清军敢攻城,他有把握让对方有来无回。
李国桢听着陛下的分析,觉得也有道理。
细数京城这些年,每一次的保卫战都是他们赢得胜利。
当年的京师保卫战,于谦于少保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延续大明江山百年之久。
后来皇太极也曾围困过京城,最后被他们硬生生守下来。
前段时间,李自成的大军围困京城,崇祯帝御驾亲征,同样把李自成打得仓皇而逃。
既然一切安排妥当,朱由检跟李国桢开始制定方案。
他建议李国桢的部队先抵达永平府,上次袁贵妃率领飞虎队就是在这里遭到清军的伏击,他觉得清军若是兵分两路的话,一路负责进攻山海关,另一路负责迂回包抄。
李国桢也认可陛下的这个方案。
朱由检:“粮草的事情,我让王伴伴协调,你们注意,马克沁机枪和燧发枪不要轻易落入对方手里。”
李国桢知道陛下把精锐部队交给自已手里,又把镇国神器交给自已,这需要很大的信任。
他总感觉陛下跟以前变得不太一样,以前崇祯帝没有这样果断,做事瞻前顾后。
他说道:“陛下请放心,微臣就算死,也会把镇国神器平安的带回来!”
朱由检拍拍李国桢肩膀:“那倒不用,你和将士们生命也是朕最看重的,出门在外,废话就不多说了,希望你们多保重,待你们回来,无论胜败,朕给你们接风洗尘!”
豪迈而洒脱的话从朱由检嘴里说出来,李国桢感觉眼眶灼热。
陛下待我不薄,我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自从他统领第一集团军外,军饷按时发放,吃得饱,还免去将士们赋税,说实话,他们很满意。
在这个贫瘠的年代,别说吃什么山珍海味,能吃饱肚子真的非常知足了。
李国桢双手抱拳给朱由检告别,随即就领命折返回去。
等李国桢返回后,朱由检的步辇也返回宫里。
王承恩担忧道:“陛下,咱们真的不派监军吗?”
朱由检瞥他一眼:“怎么?你有合适人选?”
王承恩察觉到陛下深邃的眼眸,吓得连连摇头,以前派遣监军是朝廷惯例,后来陛下给了第一集团军很大的自主权利。
王承恩就是怕李国桢拥兵自重,最后沦落成左良玉和高杰这种。
朱由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做事太优柔寡断,最后只会葬送良机,还让君臣之间心生间隙。”
王承恩:......
好话赖话都让你说了,以前派兵出征,你不仅要锦衣卫时刻盯着,还让东厂的人时刻汇报,可见崇祯帝的疑心特别重,陛下最近怎么转性了?
王承恩又聊到内阁,率军出兵这么大的事情,按理说应该跟内阁和官员们通个气啊。
朱由检:“兵贵神速,等李国桢他们离开京城再说吧,还有就是曹世贤不是一直没动静嘛。”
王承恩明白了,陛下这是担心京营调动的消息传递出去。
他问王承恩:“马吉翔调查的怎么样了?这几天一直没有得到过消息。”
王承恩:“听说一直在忙着调查,还去了一趟山西。”
朱由检知道晋商八大家的地盘就在山西,马吉翔之前汇报说脉络查的差不多了。
这是一条非常完整的利益链,马吉翔越查越心惊,甚至连藩王都牵扯其中。
他知道一旦浮出水面,将在朝堂之上引起巨大的波澜。
等朱由检回到宫里,开始在暖阁跟随阁老们一起办公。
天气暖和后,朱由检移到暖阁办公,不仅是内阁,朱由检还让工匠把隔壁房子打通,六部九卿都聚集在这里办公。
联合办公的优点是凡事不用太监跑腿通报,变得高效率,遇到争执不下的问题可以当场解决。
当然也有缺点,人多眼杂,很多机密消息容易被泄露。
为此,朱由检让锦衣卫派人把守门口,进出内阁官员要检查搜身,严禁带重要文件离开。
同样的,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重要的事不开会。
别说,跟皇帝在一起办公的日子,让百官们倍感新奇,以前想见皇帝一面要么是朝会,要么需要层层通报,现在想见皇帝,只需走几步就能看见。
朱由检有自已的单间,不过他大部分时间在外面跟阁老们一起办公。
魏藻德把山海关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情报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朕已经知道了,这次清军不过是骚扰,回信吴总兵,让他缩在城里就行,到时清军自会退去!”
这么说是为迷惑大臣中的细作,朱由检私底下给李国桢下了一道命令,相信很快会传到吴三桂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