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惜若眼眸清冷的盯着前方,说实话,她的镇定都是装出来的。
上次之所以敢在李自成的军营里面三进三出是依赖朱由检送的夜视头盔,现在天色已蒙蒙亮,夜视头盔的作用减少很多。
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看到远处的树林攒动,紧跟着率先杀到的是骑兵。
李若琏看到骑兵的那一刻,心里更加慌乱,怎么会有骑兵呢。
之前他用夜视头盔看半山腰的时候,埋伏的都是步兵,规模大约在三千人左右,现在突然冒出的骑兵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微微咽下口水,转头问袁惜若:“贵妃娘娘,我们该怎么办?”
袁贵妃:“通知运粮队伍,抓紧撤退,撤往最近的永平府。”
李若琏飞快的让人喊醒运粮队伍,大意了啊,真的大意了,怪不得第一次的运粮队伍没留下任何活口,甚至连劫持粮草和军饷的是谁都不知道。
袁贵妃已经看清最中间的那个人,对方穿着盔甲,看盔甲样式像是清军的装扮。
她微微低下头,将眼睛凑到瞄准镜里面,深呼吸,屏气凝神!
袁惜若扣动扳机,巴雷特爆发出一声闷响。
子弹瞬间滑膛而出,急速旋转的子弹似乎将空气都划破了。
砰的一声!
子弹瞬间击中战马的头颅,随着战马栽倒在地,马背上的骑兵也跟着摔倒,紧接着是后面的骑兵。
这种狭窄山谷本就不适合冲锋,在袁贵妃远距离开枪射杀几名骑兵之后,他们冲锋的速度很快减缓下来。
但是步兵丝毫不受影响,霎那间厮杀声震耳欲聋,那些手持长刀和弓箭的清军从上方杀过来。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幸亏之前袁贵妃让他们搬来不少枯木横在山谷的出口,这样不仅可以阻挡对方,还可以借助横木来躲避对方射来的弓箭。
仅仅数个呼吸间,距离就剩一百多米,不少清军开始弯弓搭箭。
袁贵妃放弃巴雷特,转头握住AK47,下令进行射击!
二十人的飞虎队实行交替射击,也就是说有10人是待命状态,等前面的10人打完弹匣中的子弹,趁着换弹间隙,后面的10人才开展射击。
这样做可以有效保证火力不会出现真空期。
哒哒哒的枪声在山谷回荡,远处的清军士兵前赴后继的倒在血泊中。
“有埋伏!”
“火器!”
“是明军的火器!”
清军阵营里面瞬间就乱了阵脚,骑兵和步兵相互撞在一起,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已蓄谋已久的突袭冲锋会被人提前洞察。
远处冒着火光的枪口就像死亡镰刀,不停的有清军倒下。
子弹裹挟着巨大的动能直接穿透两个人。
彼时在山峦之上还站着几名穿盔甲的清军将领。
若是宁远将领在这里的话,一定能认出这些人。
为首的是多铎,他乃努尔哈赤第十五个儿子,跟皇太极和多尔衮是兄弟。
多铎身边站着两位汉人,一名是洪承畴,松锦之战被虏,当时洪承畴也试过绝食,以死报国,最后被皇太极所收拢人心。
还有一人是范文程,他是范仲淹的后代,原本祖上被流放到辽东,赶上努尔哈赤攻下抚顺,范文程自然而然的成为俘虏,后来主动拜见努尔哈赤,被封为书房官。
皇太极时代,范文程开始发挥自已的本领,能文能武,奋勇杀敌,擅长计谋,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
要不后来的史学家都感觉奇怪呢,那些被清军招降的明将在对付明军的时候,各个勇猛无比,谋略倍出,杀得大明溃不成军。
比如毛文龙麾下的将领,孔有德和尚可喜,他们归降大清后将航海装备和火炮全部献给大清。
洪承畴更是被认为大清初期第一功臣,还招降了郑芝龙。
多铎手里拿着一个简陋望远镜,观察着山谷的冲锋,他看到袁贵妃和李若琏手里的AK47,眼里露出忌惮。
“你们大明的火炮威力确实不同凡响啊,看起来毫不起眼,杀伤力却这么惊人。”
洪承畴和范文程脸色有点尴尬,因为多铎说“你们大明”四个字。
汉人终究是汉人,跟满清有着文化和生活的巨大差异。
纵使洪承畴和范文程再有能力,在满清的权贵眼里,他们也是不忠的,这点范文程感受最深,军中重要岗位都被八旗子弟牢牢把控着,赏赐给他的都是不知名的小官。
这次多铎为什么要带范文程和洪承畴,背后有多尔衮的意思。
多尔衮想让两名汉臣看看大清是如何拿下明军的。
只要解决掉宁远的吴三桂,大清就可以剑指南下。
多尔衮派洪承畴和范文程出征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趁机招降吴三桂。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在永平府这里截完军饷和粮草,会亲自押送军饷北上宁远。
让洪承畴亲口告诉吴三桂:“你们大明的朝廷已经没钱了,军饷和粮草都没有,但是大清给你送来吃的,只要你们开城投降,这些都是你们的!”
试问,有几个将领能抵得住这样的诱惑呢?
军中的将士们本身都要哗变了,敌人再来这样一招釜底抽薪,身为总兵的不同意,估计剩余参将就直接造反了!
洪承畴和范文程看着远处起伏的山峦,他们心里想的是大明江山。
如果可以,谁又会愿意叛离自已的国家呢。
汉臣从小接受的教育文化是家国天下,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属无奈。
多则看到步兵开始成批成批的倒下,他忍不住了,吩咐传令兵吹动号角,从另一条小路杀出包围这些人。
号角声在山谷响起,远处的丛林中人影攒动。
多铎脸色阴沉如水,本以为是顺利的埋伏围歼战,没想到自已这边阵亡这么多士兵。
回去之后,怎么向十四哥交待啊。
一定要完成任务,他这次的任务涉及到清军接下来的入关之战。
现在多尔衮在练兵,并招募很多农民混到里面,就是想围攻大明京城的时候,可以用这些老百姓来鱼目混珠。
他亲自拔出腰间的刀,招呼洪承畴和范文程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