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未来的军人职业化

散朝之后,朱由检马不停蹄的来到后宫。

李若琏和范养民提前等在这里,周围堆积着如小山的金银财宝,里面不乏知名的书法字画。

朱由检随手打开一幅画,竟是王羲之的真迹!

随手又拆开一幅,赫然是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啧啧啧,这些古董随便放到未来都价值连城,在这些金银财宝里面却显得微不足道。

李若琏看到朱由检,恭敬的把这次查抄始末讲述一遍。

末了,他不忘看一眼范养民,在李若琏看来,陛下还是不放心自已,所以才派范养民来监督自已。

朱由检没见过范养民,在王承恩的解释下,才知道王承恩为了替自已赎罪,特意派范养民去的。

王承恩跪在皇帝脚下,哭诉着自已是被小人蒙蔽,负有用人不当的罪名。

朱由检没有迁怒王承恩,甚至以后还要大大扶持王承恩的东厂。

有东厂在,才能制约东林党,若是没有东厂,东林党指不定张狂成什么样呢。

大明走到今天,那些读书人负有主要责任,尤其掌管东南沿海地区的东林党人,他们表面上禁止开放对外贸易,背后却经营着各种生意,靠走私赚取大量的真金白银。

还有就是通敌叛国的晋商,晋商崛起在于他们有朝廷颁发的通关文牒,可以光明正大的给塞外游牧民族做交易。

盐,铁器,甚至情报源源不断送到大清手里,从而赚取丰厚的利润。

朱由检让王承恩把这些财产登记在册,封存到国库里面,要求每件都要登记在册,不容有失。

王承恩有王相尧的前车之鉴,再也不敢乱来,吩咐范养民一定把这些清点准确。

由于这次范养民事情办的不错,王承恩特意在朱由检面前赞誉几句。

朱由检背着手,他也察觉范养民比较机灵勤快,甚至眼里对这些金银财宝没有流露出什么贪欲。

他问范养民平时都喜欢做些什么。

范养民恭敬的说道:“启奏陛下,奴才平日里喜欢研究世界地图,据说在遥远的西边有佛郎机,还有日不落,还有什么很多奇怪的植物,让人闻过味道之后就感觉不到饥饿...”

朱由检想起来了,这不就是鸦片吗?

按历史轨迹,日不落是16世纪开始殖民的,他们的海盗活动开始在北美等地区泛滥,从而掠夺大量的资源。

既然范养民喜欢这些外来物种,那就交给他一个任务吧。

朱由检从工业商店里面花了几十点声望值抽出两袋种子。

一袋是番薯,一袋是玉米种子。

这两种产物其实早就引进到大明,不过没有大范围推广,都是局部地区种植,导致人们接受度不高。

真正大规模推广种植要等乾隆年间,由于红薯较耐寒,还能充饥,从而极大的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朱由检还兑换两本种植类的书籍交给范养民。

让他去皇室西边的田地种植,并且给范养民封了一个司苑局的官。

范养民性格就不喜欢在宫里,得到陛下的恩准,立马感恩戴德的跪下道谢。

朱由检很体贴的扶起来范养民,语重心长道:“这些粮食来之不易,现在我大明缺衣少食,百姓们能不能吃上饭就靠你了,希望你能多多努力,待到功成之日,朕亲自为你祝贺!”

皇帝亲自扶着自已,说着掏心窝子的话,范养民感动得鼻涕和眼泪都冒出来了。

朱由检让范养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立马汇报王承恩,王承恩要及时向自已汇报,不得有误。

那两本书里面还有大棚菜的培育原理,朱由检希望范养民的试验田能尽快获得成效。

一旦种植成功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

不过在种植前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那就是农民的赋税,现在要按照雍正帝的税收改制。

摊丁入亩!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啊。

打发走范养民,朱由检开始叮嘱李若琏,让李若琏秘密召集人手,培养属于自已的亲信士兵。

他需要一批机动性灵活的骑兵,以此扮演突围,骚扰,冲锋,围歼等重要角色!

李若琏问起编制问题。

朱由检说道:“暂时定在一千人规模,朕会给你们配备两架镇国神器,还有十把众生平等!相信这完全没问题吧?”

两架马克沁机枪,十把AK47步枪!还有全额的军饷和伙食供给。

李若琏当即下跪领旨,有镇国神器,有十把众生平等,这等威力几乎可以横扫。

朱由检知道袁贵妃喜欢带兵打仗,干脆让袁贵妃来负责统领这支队伍,名字还是飞虎队!

王承恩将这些牢牢记下来,等李若琏离开后,李国桢和徐允祯以及宋守义也前来汇报。

比起早朝乱糟糟的场景,朱由检逐个会见,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他要的不是提出问题的官员,而是忠诚执行自已命令的人。

李国桢和徐允祯以及宋守义参见完朱由检,被朱由检赐座。

朱由检说道:“目前李自成已经打退,刚刚朝会上,朕没有解释过多,你们明白缘由吗?”

李国桢恭敬道:“陛下的苦衷,末将心里清楚,不追确实是最明智的选择,咱们的士兵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挨饿的时间太长了,甚至连兵器都腐朽的拿不起来了。”

当年明太祖把户籍制度全部锁死,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户,打仗时参军,闲时务农,看起来不用老百姓的粮食,但是一个制度随着时代变迁,早已违背当初的设想。

朱由检跟李国桢等人谈论起军户的弊端和改制。

若是文官大臣们听到这种提议,肯定会坚决反对,明末的弊端是土地兼并,有藩王宗室兼并,还有士绅家族的土地兼并,他们背后都站着朝廷官员。

朱由检这次的军户改制若是透露出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也是为什么单独召集李国桢和徐允祯等人商议。

李国桢面色沉静,他当然知道军户的弊端,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里有些打退堂鼓。

朱由检继续道:“未来的军人要职业化,职责就是带兵打仗,他们不需要操心别的,朕亲自提供军饷和粮草,你们负责整备训练,朕就问问你们,有没有信心?”

李国桢和徐允祯沉默不已,唯有宋守义呼吸急促起来。

陛下描绘的宏图很伟大啊,就是不知道实施起来会不会特别麻烦。

他偷看一眼王承恩,比如派阉党到军队里充当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