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许碰她

王承恩和袁贵妃都发现对面的红娘子瞄准中间的朱由检。

嗖的一声!

箭矢急速向朱由检胸来。

袁贵妃大喊一声小心,急忙挡在朱由检身前,王承恩和将军徐允祯同样反应过来,纷纷护在朱由检身前。

徐允祯用自已盔甲硬生生挨了对方的箭矢。

幸亏箭矢无法洞穿盔甲,若是子弹的话,徐允祯不死也得重伤。

朱由检全程表现的临危不惧,他只是用手扶住袁贵妃,两人共同骑乘一匹马。

李若琏见状,指挥下属们开枪射击。

刚刚朱由检下过命令,要留中间那个身穿红衣的活口,他把枪口下压,子弹飞速射中红娘子身下的马匹。

马儿在一阵悲鸣中倒在血泊中,剩下的明军骑兵看见对方阵型被打散了,纷纷冲上去。

红娘子摔在地上,用肩膀翻滚卸去力气,就在她准备站起身的时候,明军骑兵已经杀到。

红娘子抽出腰间的刀,做出死战准备。

寒风吹起她头上的红巾,红娘子的眼眸透着必死的决心,从谋反那天开始,她就做好死的准备。

如果用我一个人的死能换来太平盛世,死就死了。

就是可惜丈夫李信,夫妻之间,两人东奔西跑,聚少离多,连孩子也没有要。

虽然拖延不了多长时间,希望李自成和丈夫能够全身而退吧。

王承恩看到红娘子一已之力对抗大明的骑兵,心里骂了一句:螳臂当车!

步兵在骑兵面前只有被碾压的份,这也是为什么蒙古铁骑每次几百人就能把大明数千士兵耍得团团转。

很快,红娘子带来的人被骑兵冲的七零八落,最后围而歼之!

红娘子被众多骑兵团团困在中间,做困兽之斗。

一把长刀在红娘子手上舞得密不透风,还有几名明军骑兵被砍伤。

最终红娘子还是被骑兵刺破肩膀,吃痛得她身子往后退去,用刀背撑在地上。

数把长矛利刃抵住红娘子的咽喉。

有人用长矛挑起红娘子的面纱,露出成熟而漂亮的容颜。

骑兵们眼里露出惊艳,暗叹好标致的女人,怪不得陛下要留活口,这么野性的女人确实让人心里升起异样啊。

红娘子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她用手握住长矛,想要自杀。

骑兵发现她的动作,猛地撤回长矛,体力不支的红娘子再次摔倒在地上。

很快有人从马背下来,上前死死按住红娘子。

红娘子感受到对方的脚踩在自已后背和脖子上,嘴里咒骂着崇祯是昏庸无能的狗皇帝,害得国破山河,老百姓民不聊生。

有骑兵听到红娘子咒骂陛下,挥起手里的皮鞭就要抽下去。

“且慢!”

那名骑兵看到来人,恭敬的单膝跪地。

红娘子看到一双棕色的牛皮靴,对方裤子有些奇怪,等她抬起头,看到作战头盔里面的朱由检。

朱由检摘下头盔,半蹲下来跟红娘子对视。

红娘子气得咬牙,把嘴里的草屑吐向朱由检:“你是谁?”

朱由检没有生气,笑道:“我就是你嘴里咒骂的那个狗皇帝啊。”

红娘子愣了一下,她细细打量着朱由检,面容白净,一看就是养尊处优,没有吃过生活的苦,对方眉间有几道皱纹,应是平时经常思虑皱眉造成的。

朱由检问道:“李自成的大军往哪个方向撤退了?”

红娘子:“想从我嘴里得到消息,你做梦!”

朱由检:“你叫什么名字?是李自成的妃子?”

红娘子的眼里露出骄傲:“我被称为红娘子,是李信的原配夫人。”

朱由检轻轻哦一声。

宋守义悄悄凑到朱由检耳边说道:“李信改名前叫李岩,天启年的举人,是李自成身边非常重要的谋士,后来被封为制将军,那句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朱由检恍然大悟,他只在历史课本见过这句口号,没想到竟然出自于李信的手。

他再次询问红娘子李自成的下落。

红娘子得知朱由检是大明的崇祯帝,也没有给朱由检好脸色,甚至还痛诉朱由检的种种罪行。

朱由检听着红娘子的聒噪,挥手就扇了红娘子几个耳光。

一丝鲜血从红娘子的嘴角流出。

她盯着朱由检:“有本事你就杀了我!”

朱由检懒得跟红娘子废话,挥了挥手:“绑起来押下去,先送到锦衣卫诏狱,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许碰她。”

就在红娘子被带走的那一刻,朱由检看到红娘子肩膀的伤口,让李若琏派人去给她治一下伤口。

红娘子身为李自成身边重要的人,若能拿下她的口供,对朱由检了解大顺军的动向有莫大的好处。

短暂停留过后,朱由检派人继续追击李自成。

此时李自成已经在重兵保护下,朝昌平的方向撤退。

他们来时进攻路线是陕西,山西,最后兵分两路,从居庸关和高碑店两个地方合围的京城。

万万没想到崇祯帝竟然会主动出击。

李自成骑在马背上,回头看向身后升起的滚滚浓烟,隐隐还有厮杀声响起。

也不知道刘体纯和田见秀他们有没有碰上明军。

李信同样回头张望,他眼里是浓浓的担忧,红娘子武力比他高,平时这种冲杀都是由娘子来。

这次不同,大明的种种招式透着诡异,神出鬼没的杀人手法让人防不胜防。

希望娘子能赶得上吧。

在这战乱的年代,两人甚至晚上都没有做过几次夫妻,就在前一天晚上,红娘子还说等战争结束,就彻底放下武器,回到老家种些田地,养儿育女。

朱由检在进攻的同时,得到斥候的汇报,说左路和右路均发现大顺军的骑兵,如果这个时候继续孤军深入的话,很可能会被包围。

徐允祯和宋守义纷纷建议改变行军方向,穷寇莫追,万一被对方堵住就真危险了。

朱由检没有好大喜功,而是采纳徐允祯的战略,朝左侧去突围。

退是不可能后退,既然出城了,肯定要打赢一场漂亮的胜仗。

很快,他们阵营调转方向,向田见秀的所部发起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