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文官大臣们赶到西直门的时候,他们看到自已心心念的陛下正随意的蹲在地上啃大饼。
他们看到陛下脸上的血迹,还以为朱由检受伤了,纷纷下跪请安。
朱由检知道这些大臣们也够辛苦的,免了他们的请安,吩咐王承恩给大臣们赏赐些食物。
内阁首辅魏藻德关心起陛下脸上的伤势。
朱由检轻笑道:“都是皮外伤,不足挂齿!”
宋守义将陛下今天的表现看在眼里,开始大肆吹嘘陛下如何英明神武,一已之力打退逆贼的两万兵马。
一时间,众多官员纷纷夸赞陛下的英勇神武。
兵部左侍郎对您的声望值+30!
工部尚书对您的声望值+42!
御史对您的声望值+51!
陆陆续续声望值增长出现在朱由检脑海里,他又收获了五百多点声望值。
朱由检平静的嚼着烙饼,这群大臣们是真抠门啊,还不如袁贵妃一个人贡献的声望值多呢。
怪不得人们说男人是理性动物,只有女人才是感性的。
朱由检转头询问身边的袁贵妃:“好吃吗?”
袁贵妃明显是饿极了,腮帮子吃的鼓鼓的,她咽下烙饼,含糊不清道:“好吃!”
朱由检把自已的饼分给袁贵妃:“喜欢就多吃点。”
袁贵妃:“你吃饱了?”
朱由检宠溺的捏了捏袁贵妃的脸蛋:“看到你吃饱,朕就饱了,等将来有一天,朕带你吃遍所有的美食。”
袁贵妃看到朱由检轻佻的眼神,心里升起一丝甜蜜。
她觉得陛下最近变化挺大的,以前的崇祯帝是不苟言笑,有些古板的陛下,这次见面,感觉陛下性格平易近人,也不会动不动生气发火,摔东西,甚至还跟士卒们坐在一起聊天。
袁贵妃对您的声望值+200!
朱由检满意的点点头。
嗯,这才是我的妃子嘛。
他吃完烙饼,顺便接过王承恩递来的茶。
王公公能在这简陋的城墙给自已专门沏一壶幽香的碧螺春,实属难得啊。
朱由检端着茶杯,站在城墙边缘,目光远眺前方的阵营。
这边都吃完饭了,李自成的大军刚刚完成撤退,他拿望远镜观察,发现对方聚集在三四公里范围外扎营休息。
城墙脚堆积着横七竖八的尸体,有些人还没有彻底死透,发出痛苦的哀嚎声。
朱由检通过对方面黄肌瘦的身躯就能判断出来,这些人里面多数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不得已的情况选择揭竿而起。
先不管你是什么原因造反,既然走这条路,就要承担后果。
现在还不是和谈的时候,什么时候把李自成打服,再择机进行和谈才会显得有意义。
这时,他这边的对讲机响起。
德胜门的徐允祯给朱由检汇报情况,李自成的大顺军已经撤退,留下遍地的尸体,另外他们那边的伤亡情况是零!
朱由检:“知道了,你们继续守在城墙。”
徐允祯答应下来。
朱由检又关心对方有没有吃饭。
徐允祯听到陛下的关心,情绪跟着激动起来,想想自已也是徐达的后代,结果混到这个田地,前段时间因守城兵力不足,还遭过陛下的责骂,差点把自已的世袭国公撤掉。
徐允祯压下内心的哽咽:“陛下,末将准备去吃饭。”
朱由检:“吃饭的时候不能放松警惕,另外你安排大家轮流休息。”
徐允祯答应下来,不忘隔空对着朱由检行跪拜之礼。
徐允祯对您的声望值+50!
朱由检愣了一下,仗都打完了,现在才想起来佩服啊。
他又联系京城统帅李国桢,李国桢一直把守东直门和朝阳门。
李国桢说他们那边只是遇到大顺军的骑兵探子,并没有大军来临。
朱由检听完,这才放下心。
这时,城墙下面传来哀嚎声:“陛下,陛下,您可要为老臣做主啊...”
朱由检往台阶看去,一名穿着破衣烂衫的老者颤颤巍巍走过来,不少大臣看到来人,纷纷上前搀扶。
他眼前浮现一道词条:嘉定侯周奎!周皇后之父!
原来是我的老丈人啊。
今天士兵们能吃饱饭,还全靠老丈人的慷慨解囊,朱由检满脸笑容的迎上去。
周奎今天为见皇帝差点累死,先是去顺天府尹,顺天府尹说管不了,建议他找皇帝,又去宫里找皇帝,值班太监说陛下在德胜门。
他马不停蹄赶往德胜门,结果被告知陛下在西直门。
周奎连鞋子都没穿,脚上被硌得磨出血泡,终于在城墙看到皇帝陛下。
周奎在众多大臣的搀扶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昨晚被打劫的遭遇。
不知内情的百官心里很不忍,平日里周奎有点贪,但也不至于把家里财产全部洗劫一空啊,听说连私宅的粮食都抢光了。
周奎鼻涕都快落到朱由检鞋上,朱由检退两步拉开距离。
周奎却挣脱众人,一把抱住朱由检的双腿:“陛下,你要为老臣做主啊,这些粮草都是老臣给陛下准备的军饷,被抢也就算了,他们还杀我两个儿子和孙子...”
朱由检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心里咯噔一声,陛下,你不会是要把我推出去当挡箭牌吧?
狡兔死,良狗烹!
朱由检对王承恩说道:“王公公,快把周大人扶起来。”
王承恩悄悄松一口气,原来不是把我推出去啊,他主动把周奎搀起来。
现在的周奎太狼狈了,听说家里衣服都被抢走了,这群孙子们,好歹也给周大人留两件衣服穿啊。
朱由检义正言辞的痛斥劫匪种种恶行,表示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任命王承恩的东厂全权为周奎查案,发现线索,立马上报。
王承恩恭敬的答应下来。
有些聪明的大臣隐隐察觉到不对劲,按理说城门是封闭状态,若想转运这些粮食和银两绝非易事,陛下只需下令搜城就行。
想到今天军中的伙食都是敞开肚子吃,难道这些军粮是从周大人家里抢来的?
听说军粮是陛下从宫里支援出来的啊。
最先琢磨过来的是户部尚书,他已经不敢去猜了,害怕猜下去会掉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