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筹备到位后,林风、苏娜和王峰满心欢喜地投入到选址开店的关键环节中。他们深知店铺位置对于餐厅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开始了一场漫长而细致的寻觅之旅。
他们首先在城市的繁华商业区进行考察。这里高楼林立,商场、写字楼和娱乐场所云集,人流量极大。林风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对苏娜和王峰说:“这地方人气倒是很旺,顾客群体也比较多元化,应该能吸引不少食客。”
苏娜却有些担忧:“可是这里租金肯定贵得吓人,而且竞争也异常激烈。我们的餐厅刚起步,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么大的压力。”
王峰也附和道:“是啊,而且这里虽然人流量大,但大多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可能更倾向于快捷方便的餐饮,对于我们主打融合菜的餐厅来说,不一定是最理想的受众。”
就在他们讨论之际,一位在商业区经营多年咖啡店的老板李伯路过,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李伯是个热心肠且经验丰富的老者,他笑着对林风他们说:“年轻人,在这商业区开店可不容易啊。我在这儿开咖啡店这么多年,看着不少新店开了又关。你们得想清楚咯。”
林风礼貌地回应:“李伯,谢谢您的提醒。我们也在纠结,您觉得我们这种融合菜餐厅如果开在这儿,有什么优势或者劣势呢?”
李伯沉思片刻,说道:“优势嘛,就是曝光度高,潜在顾客多。但劣势就是像你们刚刚说的,成本高,竞争大。而且这里的顾客要求也高,不仅要菜品好吃,还得讲究环境和服务效率。你们得有独特的卖点才能吸引住他们。”
林风他们听了李伯的话,陷入了沉思。随后,他们决定扩大考察范围,来到了城市的居民区附近。这里相对安静,周边有多个大型住宅小区,居民生活气息浓厚。
林风看着周围的环境说:“这里居民多,家庭聚餐和日常用餐的需求应该不小。如果我们能把餐厅的氛围营造得温馨舒适,菜品也丰富多样,或许能吸引不少家庭顾客。”
苏娜点头表示赞同:“而且这里租金相对商业区应该会低一些,我们的经营压力也会小一些。”
然而,王峰又提出了新的顾虑:“但是居民区的消费能力可能相对有限,而且晚上和周末以外的时间,客流量可能会比较少。这对我们的盈利也会有影响。”
正当他们犹豫不决时,遇到了一位房地产中介小张。小张性格活泼,对当地的房产市场了如指掌。
“你们是在找店面开餐厅吗?我这儿有几个不错的房源,就在这居民区附近,你们要不要看看?”小张热情地说道。
林风问道:“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比如店面面积、租金、周边配套设施之类的。”
小张连忙回答:“有一个店面大概两百平米,租金每月两万五,周边有超市、公园,交通也很便利。还有一个小一点的,一百五十平米,租金每月一万八,离小区大门很近。”
林风他们跟着小张去看了这两个店面。在看店的过程中,林风仔细观察着店面的结构、采光和通风情况,苏娜则在思考如何根据店面布局来设计餐厅的内部装修,王峰则在打听周边的竞争对手和潜在顾客群体。
看完店面后,他们回到车上进行讨论。林风率先发言:“那个两百平米的店面空间比较大,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比如设置包间、儿童游乐区等,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但是租金确实不低,风险也相对较大。”
苏娜说:“那个小一点的店面虽然租金便宜,但空间可能会有些局促,以后如果想要扩大规模或者增加经营项目就比较困难。”
王峰想了想,说:“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综合考虑我们的资金状况、经营规划和市场定位。如果我们想要打造一个中高端的融合菜餐厅,可能大店面更合适;如果是走亲民路线,小店面也可以先试试水。”
在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后,林风他们还是觉得大店面虽然风险高,但潜力也更大,更符合他们对餐厅的长远规划。于是,他们决定租下那个两百平米的店面。
和房东签订合同后,林风松了一口气:“终于把店面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装修的大工程了。”
苏娜也充满期待地说:“是啊,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我们的餐厅装修成理想中的样子了。”
王峰笑着说:“我相信我们的餐厅一定会成为这附近的热门餐厅。林风,你说我们的装修风格应该怎么定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