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4 章:寻求帮助---

家禽的疾病如同阴霾般笼罩着林晓的心,他深知仅靠自已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彻底解决这场危机。于是,他决定向村里那些有丰富养殖经验的老人请教,希望能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丝曙光。

林晓首先想到的是村里的刘大爷。刘大爷在村里养了大半辈子的家禽,据说他曾经成功应对过多次家禽疾病的爆发,经验十分丰富。林晓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刘大爷家的小院。刘大爷正坐在门口编竹筐,看到林晓匆匆赶来,放下手中的活计,问道:“晓儿啊,看你这着急忙慌的样子,是不是鸡的病还没好?”

林晓满脸愁容地说:“刘大爷,是啊。张兽医给鸡打了针、开了药,也有些鸡有了好转,可还是有不少病恹恹的。我实在没了主意,就想来找您问问,您老经验多,肯定有办法。”

刘大爷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碎屑,叹了口气说:“这鸡瘟啊,就是个棘手的事儿。走,去你家鸡舍看看。”

两人来到鸡舍,刘大爷仔细地观察着每一只鸡的状态,时而蹲下身子查看鸡的粪便,时而翻开鸡的羽毛查看皮肤。林晓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

过了好一会儿,刘大爷直起身子,皱着眉头说:“晓儿啊,这鸡瘟传染性强,你这鸡舍的通风不太好,这病菌就容易在里面滋生。得把鸡舍的窗户再开大些,让空气能更好地流通。还有啊,这饲料里得加点草药,我以前常用金银花和连翘煮水拌在饲料里,这两种草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鸡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林晓连忙点头:“刘大爷,您说得对。我之前确实没太注意通风的问题,这就去改。那这草药的用量怎么把握呢?”

刘大爷思索片刻后说:“金银花和连翘各取一把,煮上一大锅水,晾凉后拌在一天的饲料里就行。这几天,你得把病鸡和健康鸡彻底分开,不然这病会越来越严重。”

林晓感激地说:“刘大爷,太感谢您了。您这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刘大爷摆了摆手:“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这孩子有心,想通过养殖改善家里的生活,大爷肯定得支持你。”

就在林晓准备按照刘大爷的建议去做时,村里的另一位老人,李奶奶也来到了他家。李奶奶是个热心肠,虽然自已没养过家禽,但对各种土方法治病却颇有研究。

李奶奶手里拿着一包东西,走进院子就喊道:“晓儿啊,听说你家鸡生病了,我这有个土法子,你可以试试。”

林晓迎上去,接过李奶奶手中的东西,问道:“李奶奶,这是什么呀?”

李奶奶笑着说:“这是我从山上采来的艾草和菖蒲。把它们晒干后点燃,放在鸡舍里熏一熏,可以杀菌消毒。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法子,说不定能有用呢。”

林晓有些犹豫地说:“李奶奶,这烟熏的法子不会对鸡有伤害吧?”

李奶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放心吧,晓儿。这艾草和菖蒲都是天然的草药,味道虽然浓了些,但不会伤害到鸡。你可以先在一个小角落里试试,看看效果。”

林晓谢过李奶奶后,把刘大爷和李奶奶的建议都告诉了父亲。父亲沉思片刻后说:“晓儿啊,这两位老人的法子都有道理。咱们可以都试试,多管齐下,说不定能更快地治好鸡瘟。”

于是,林晓开始忙碌起来。他先找来了工具,把鸡舍的窗户扩大,改善通风条件。然后又按照刘大爷的方法,去山上采来金银花和连翘,煮水拌饲料。同时,他在鸡舍的一个角落点燃了艾草和菖蒲,观察鸡群的反应。

周梅也来帮忙,她一边帮忙处理草药,一边说:“林晓,这么多人都在帮你,这鸡肯定会好起来的。”

林晓看着周梅,心中满是感动:“周梅,多亏了有你在我身边。还有村里的这些长辈们,要是没有他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晓时刻关注着鸡群的变化。经过刘大爷和李奶奶方法的双重作用,鸡群的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更多的鸡开始恢复活力,吃食也变得正常起来。

看到鸡群慢慢好转,林晓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再次来到刘大爷家,向他汇报鸡群的情况。

刘大爷听后,欣慰地说:“晓儿啊,这就好。这养殖啊,就是个不断学习、不断摸索的过程。这次经历了鸡瘟,你以后肯定能把养殖搞得更好。”

林晓坚定地点点头:“刘大爷,您说得对。我以后一定更加小心,多学习养殖知识。”

夜晚,林晓和周梅坐在院子里。林晓望着天空中的星星,感慨地说:“周梅,这次的事情让我明白了,在村里,大家互相帮助是多么重要。以后,我也要像刘大爷他们一样,多帮助村里的人。”

周梅微笑着说:“林晓,你能这么想就对了。我相信,我们的村子会因为有你而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