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教授,别再卖关子了,到底什么新项目啊?你看大家都跃跃欲试,急不可耐了。”闵教授见钟山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也忍不住催促,仿佛给这场期待之火又添了一把柴。
钟山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好了好了,我这就揭晓谜底,不逗你们了。”
他环顾四周,目光在每个人脸上都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诸位,我们的网信,体验如何?”
“简直是沟通神器!”
“没错,比以前的方式方便太多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无一不是对网信赞不绝口。钟山教授见状,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做了个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
“听到大家这么说,我心里很是欣慰。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们的网信虽好,却有个致命的束缚,那就是它离不开计算机。一旦离开了这个小小的方盒子,网信就形同虚设。”
他顿了一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那么,设想一下,如果你在没有计算机的环境下急需联系某人,你们会怎么做?”
“直接打个电话不就完事了?”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脱口而出。
“哈哈,没错,电话确实是个快捷的方式。”钟山笑道,“但首先你得找到固定电话,其次,你得知道对方那边的转接电话。”
“那我就写封信寄出去。”另一位科研人员提议。
“写信也很实用,但它需要时间传递,不适合紧急情况。”钟山点评道。
这时,闵教授插话了:“要不就派人传讯,既快速又可靠。”
“派人传讯,这确实是个古老而有效的方法。”钟山点头赞同,“但我们总不能时时刻刻都碰到合适的带信人吧?”
“那钟教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位科研人员好奇地问道。
钟山微微一笑,双眼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仿佛他已经预见到了未来,
“你们问的问题正中要害。每一种现有的通信方式都有其局限性,那我们就来打破这些局限,创造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
他环顾四周,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他的决心,“说到底,电话、网信,都只是通信手段的一种。
而我们的目标是造出一台既小巧又强大的移动通信电话,大小仅如巴掌,却集成了计算机的功能。”
他顿了一顿,让话语沉淀在空气中,然后继续说道:
“这台小设备,不仅能让我们的网信随时随地运行,实现所有功能,更可以像传统电话那样进行通话。
小巧便携的特点,意味着我们可以随身携带,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与他人保持紧密的联系。”
钟山的声音落下,整个会议室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全场立刻陷入了一片寂静。
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震惊地看着他,仿佛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被钟山的超前设想所震撼,这个设想完全颠覆了他们对通讯设备的固有认知。
闵教授是第一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他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耀着激动的光芒:
“钟教授,这个设想,真是…真是太棒了!
如果我们能成功研发出这样的设备,那么人们的通讯方式将会被彻底改变!”
随着闵教授的话语,其他人也纷纷回过神来,会议室内瞬间充满了兴奋和激动的气氛。
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要立刻投入到这个项目中,为未来的通讯方式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钟教授,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一位年轻的研发人员跃跃欲试地问道。
看到团队成员们跃跃欲试、充满期待的样子,钟山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大饼已经成功画下来了。
他微笑着回应道:“好问题!接下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研发出一台小巧的移动通信设备,以及相应的基站。”
钟山站起身来,走向会议室的白板,手中的笔迅速在白板上勾勒出一个设备的草图。
他一边画,一边向团队成员们解释道:“为了降低初始的研发难度,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功能入手。
这台设备将首先实现电话功能和网信中的短信功能,这样既保留了核心通信能力,又确保了便携性。
这样设计,是不是让我们的任务变得相对简单了呢?”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杨不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钟教授,这样确实简化了研发过程,但我们还是更期待你之前描述的那款全能设备。”
钟山停下手中的笔,转过身来,微笑着回应道:
“我理解大家的期待,但研发工作就像吃饭一样,需要一口一口来,急于求成反而容易噎着。
我们先从基础功能做起,逐步添加更高级的功能,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的研发效率,也能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他拍了拍白板上的草图,继续说道:“递进式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先实现电话和短信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扩展,最终实现我们理想中的全能移动通信设备。”
“另外,”钟山补充道,“我们还得先制造出样机,然后申报给上级,让他们能在全国范围内内建设基站。这样,我们的通讯才会更加顺畅无阻。”
“好!钟教授,您直接告诉我们需要做什么吧。”
“对,钟教授,您安排任务,我们全力以赴!”
看着大家热情高涨,钟山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在前世中,第一代通信技术,也被人称之为1G,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哥大,它是在1973年鹰酱摩托罗拉实验室中诞生的。
曾经流行80、90年代,特别是那会港岛电影中那手拿大哥大的画面,真是羡煞傍人。
但是1G通信技术,采用了模拟信号通信,这种通信技术噪声大,抗干扰能力非常差,而且极易被人窃听。
而且1G通信采用频分多址技术,信道不多,到时号码就会越来越不够分。
所以钟山现在肯定是可以跳过第一代通信技术,直接上二代通信技术也就是2G数字通信技术了。
而2G数字通信技术,就是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通过终端芯片把数字信号解析出来,这是最适合现在了吧。
再说,现在,自己研制的芯片已经不差了,足够作为基站和移动电话的处理器。
钟山想到这里,就起了决定,决定先采用2G数字通信技术。
不过,在2G数字通信技术方面,前世也有不同路线。
前世早期的2G通信技术标准非常繁杂,许多国家都有着自己的移动通信标准,
于是1982年西欧运营商为了统一移动电话标准,开启了大名鼎鼎的GSM计划!
经过几年的测试和发展,终于在1987年成功发布了GSM移动电话通信标准,在GSM发布之后,很快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不过后来鹰酱的高通公司,也在1993年发布了CDMA技术,虽然在2G通信时代无法和GSM比拟,但在3G时代,CDMA几乎统治了整个3G时代,高通公司收专利费都收到了手软。
现在,自己这是要采用哪一种好呢?
钟山不由得重新思虑了一下2G到4G发展的过程。
1G就不用想了,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区别于前一代,使用了数字传输取代模拟,并提高了电话寻找网络的效率。
主要制式有GSM、TDMA、CDMA、PDC与iDEN,相较而言,第二代移动通信具备高度的保密性,增加了系统容量,能实现手机上网。
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就是3G,它的最大特点是在数据传输中使用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取代了电路交换(CircultSwitching),
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包括语音、视频和其它多媒体内容在内的数据包传输。
再到第四代4G时代,电路交换完全消失。
所有语音通话将通过数字转换,以VoIP形式进行。
因此在4G网络进行通话,将可以依靠有线或无线网络而不一定需要移动信号覆盖。
4G目前来说是所有网络中最快的,理论上下行峰值能达到100Mbps,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制式主要有LTE、TD-LTE、FDD-LTE,目前全球运营商已经广泛部署。
“5G?那个太遥远了,我现在可不敢想。”钟山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沉思了片刻,记忆深处的一个名词忽然浮现——2.5G。
那是一个从GSM网络逐渐演进到GPRS网络的过渡阶段。
GPRS,那不是一个简单的升级,而是一个技术的飞跃,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引入了分组交换业务。
他清晰地记得,GSM网络,那是基于电路交换技术的老网络,它可没法支持分组交换业务。
所以,为了跟上技术的步伐,人们就在GSM的网络结构上稍微动了点“手术”,加了几个新的功能实体,就像是在老网络上加盖了一层新的小网络,于是GPRS网络就这么诞生了。
钟山的眉头逐渐舒展,他想到了核心网的变化。
那时候,为了提升网络速度,人们还把IP网接入了进来。
这一步,可以说是后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起点。
“IP网,”他喃喃自语,“这不就是现在互联网的基础吗?再说,自己不是也一直在建互联网吗?刚好,一起建了!”
想到这里,钟山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未来。
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中充满了决心:“好,我们就从GSM网络开始!”
李大宁挠了挠头,有些困惑地问道:“钟教授,GSM网络是个啥啊?能不能给解释解释?”
钟山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GSM,全称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它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说是我们即将进入的2G时代的代表。”
“钟教授,为什么叫2G啊?”杨不凡感觉不到这2字出于哪里。
钟山微微一笑,耐心地向杨不凡解释道:“这个‘2G’中的‘2’代表的是第二代,‘G’则是‘Generation’的缩写,意为‘代’。所以,2G就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意思。”
“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呢?钟教授,第一代是什么?”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我们通常简称为1G,它主要采用的是模拟信号传输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无线通信,但是它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比如通话质量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系统容量有限等。
它诞生于19……”
说到这里,钟山不由一顿,马上停了下来,这发现第一代技术好像现在还没有诞生,往下说诞生于1973年?
这样自己都感觉到行不通了。
于是想了想,便说:“那第一代暂时不讨论了。而2G技术,就是我们在1G的基础上进行了巨大的技术革新。
它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和系统容量,减少了信号干扰,还能支持更多的数据传输服务,比如短信等。”
杨不凡听后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原来2G是这么来的!那我们现在采用GSM网络,是不是就可以享受到更稳定、更高效的通信服务了?”
钟山点头笑道:“没错,GSM网络作为2G时代的代表技术之一,确实将为我们提供更稳定、更高效的通信服务。这标志着我们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好,那我们下面就深入讲解一下第二代通信技术的一些关键组成部分。”
他指向身后的图表,详细解释道:“首先是移动台MS,也就是我们的手机,它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和处理。
然后是基站子系统BSS,这个部分很关键,它由基站收发信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构成。
你们可以把BTS想象成一个无线信号的接收器和转发器,它接收到MS发送的信号后,会传给BSC。
BSC则负责管理无线资源,比如功率控制和信道分配等。”
看着大家专注的眼神,钟山继续说道:“接下来是网络子系统NSS,这是核心网的核心部分。
它主要由MSC、VLR、HLR、AUC、EIR等组成。
MSC是处理用户具体业务的‘大脑’,VLR和HLR则负责移动性管理和用户数据库管理。
AUC和EIR则负责安全性方面的功能。”
他笑了笑,说:“别忘了网关型GMSC,它提供接入外部网络接口,就像是我们家的门,控制着谁可以进出。”
“最后是操作管理系统OMS,它就像是一个大管家,负责网络的监视、状态报告和故障诊断等。”钟山解释道。
“哦对了,”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GSM网络最主要的变化是引入了分组交换业务。
为了支持这个功能,在原有的GSM网络结构上增加了几个新的功能实体,
比如PCU、SGSN和GGSN等。这些新增的部分共同构成了GPRS网络。”
杨不凡举手问道:“钟教授,PCU、SGSN和GGSN这些新增的功能实体具体是做什么的呢?”
钟山耐心解答:“PCU是分组控制单元,它提供分组交换通道。
而SGSN和GGSN则分别负责服务型和网关型的GPRS支持。
简单来说,它们处理的是分组业务,并接入外部IP网络。”
他看了看大家,继续说道:“从GPRS叠加网络结构开始,我们还引入了电路交换域和分组交换域的概念,也就是常说的Cs域与Ps域。
这两个域分别处理不同的通信需求,使得我们的通信网络更加灵活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