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筛选优质种子

算了,就说是之前有了解过吧,总比文章是从脑中蹦出来的好。

于是,他微微一笑,解释道:“其实我之前确实对发电机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是说我早就清楚所有的细节。

只是我一直对新技术保持着关注,所以会比较了解一些前沿的发电技术。”

他停了停,接着又轻松地笑了笑说:“其实这些技术都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并不是我突然间就掌握了。

而且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能力去研究和掌握这些技术。

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够攻克这个技术难题。”

章教授听后,脸上的疑惑逐渐消散,他露出了微笑:

“钟教授说得没错,技术的积累确实需要时间和努力。我们一起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

“对,我们一起努力!”张振激动地说道,“钟教授,那下一步要怎么做呢?我们全力配合您。”

钟山略微沉思,然后有条不紊地开始安排:“这样吧,我们来做一下分工。首先,我们需要设计图纸,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吧。”

“好,如此就多谢钟教授了。”章教授感激地说道。

钟山摆摆手:“不用客气,分工合作嘛,每个人都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这时间不多,就不到处跑了,在这里画画图纸还是可以的。”

“钟教授,那我们呢?”张振和徐博文异口同声地问道。

“你们人手多,可以去各个钢厂或者材料研究院联系一下,寻找我们需要的材料,比如铁基合金、镍基合金,还有不锈钢等等。

如果找不到特别符合要求的,可以组织钢厂多次实验,直到生产出合适的材料,如何?”

“行,这些跑腿的活就让我们来干吧。”张振爽快地答应道。

“至于章教授,”钟山转向章教授,“您不如就稳坐中帐,等材料找齐后,由您带领团队进行制作和组装。”

“好的,就这么定了。”章教授点头同意。

随后,章教授与张振和徐博文两人步履匆匆地离去,每个人都投入到了忙碌而有序的工作中,仿佛一阵风刮过,留下了静谧的办公室和钟山一人。

而钟山放下手中的教案,轻轻伸了个懒腰。

教案已经改无可改,毕竟这本课本都是他一字一句精心编写的,实在更新不了多少内容。

于是,他动手收拾起桌上的杂物,打算外出透透气,缓解一下工作的疲劳。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钟山微微皱眉,却也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暗道:“看来,事情越来越多了,想忙里偷闲都不容易啊。”

“请进。”钟山提高了嗓门。

门应声而开,袁泽平背着一个大麻布袋,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他一脸憨厚的笑容,仿佛见到了久违的亲人。

“泽平啊,你怎么过来了?”钟山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老大,我可等你几天了,今儿听杨志远说你今天在这儿,我就立马赶过来了。”袁泽平抹了把汗,气喘吁吁地说道。

接着又小心翼翼地将背上的麻布袋放在地上。

钟山的目光落在了那个鼓鼓的麻布袋上,“这是什么东西?”他好奇地指了指。

袁泽平嘿嘿一笑,神秘地说:“老大,新年的时候你可是答应过我的,不会忘了吧?这里面可是珍贵的种子哦。”

“哦?”钟山挑了挑眉,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回应:“我还以为你会拿什么稀世珍宝来贿赂我呢,结果就是一袋种子?”

“哎呀,老大,你可别小看了这些种子。”袁泽平一听钟山的话,急得直挠头,

“这些种子可是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从老师那里弄来的。你答应过要帮我的,可不能光说不练啊!”

钟山故意装作一副无赖的样子,逗弄袁泽平:“我答应过什么了?我可不记得了。”

“就是帮我选种子的事啊!”袁泽平急切地说,“你手气好,只要经过你手,沙子都能变成金子。你就帮帮我吧!”

钟山听后哑然失笑,打趣道:“呵,说的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谁信啊!”

“大家都信啊!”袁泽平一脸认真地回答,“你不就是将沙子变成了宝贝,成计算机吗?大家都看在眼里。”

“呃……”钟山被袁泽平的认真弄得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袁泽平却没注意到钟山的尴尬,兴致勃勃地打开袋子,露出里面的两个小布袋,

“老大,这里有半袋大麦,半袋稻谷,你给好好看看呗。”

钟山回过神来,指了指一旁的空地,“行,先放这儿吧。不过我们得把它们分开装,你还得再去找两个麻袋来。”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袁泽平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我这就去拿麻袋!”

话音刚落,他已经风风火火地冲了出去。

钟山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

心中暗想:“这个袁泽平,种田真是种到入魔了。不过他这股子热情和干劲,也确实难得。”

他转身打开一个布袋,抓了一把稻谷出来仔细端详。

稻谷,也叫稻或水稻,南方俗称“谷子”,脱壳后就成了日常餐桌上的大米。

钟山静静地凝视着手中的稻谷,他的思绪渐渐飘远,仿佛被一阵风吹回了那个满是金黄稻田的遥远记忆。

他仿佛又闻到了稻谷的清香,看到了那一片波光粼粼的稻田,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而想要种植水稻,只能用稻谷作为种子,而不能用已经脱壳的大米。

在这年头,大家都是自家预留稻种,也有地方称之为“谷种”。

这些稻种承载了农民们一年的希望和辛勤努力。

钟山的手轻轻抚摸着稻谷,那些尘封的记忆渐渐被唤醒。

“小山,看好了,镰刀要这样握。”

“小山,别太心急了,割得那么快容易出错,小心别割到手。”

“小山,你还是先回去吧。别人都是割到手,你却伤到了脚,这也太神奇了。回去帮忙晒谷子吧。”

……

钟山的眼睛渐渐有些朦胧,那些温馨的画面,像一部老电影,在钟山的脑海中缓缓放映。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轻轻地着手中的稻谷,那种粗糙的触感,让他感受到了稻谷的生命力和潜力。

这时,袁泽平已经拿着两个麻袋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老大,麻袋拿来了!”他兴奋地喊道。

钟山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不禁笑出声来,“看你急的,先喘口气吧。”

他接过麻袋,准备开始筛选种子。

这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过程,因为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的收成。

只见钟山随手将手中的稻谷放到桌子上面,然后闭上眼睛,用神识仔细地扫描着每一颗谷子。

他的神识如同探照灯一般,逐一扫过桌面上的稻谷,对比着它们的情况,感受着它们不同的生命气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钟山的神识逐渐总结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规则,他称之为“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似乎与种子的生长潜力息息相关,或者还有其它方面相关,但是这只是种子,还得不到结果。

为了方便观察,钟山又调整了一下显示方式,将生命力转化为可见的光芒。

这一下,桌子上的种子开始发出不同的光芒,有的明亮如炬,有的微弱如萤。

这些从种子上散发出的光芒,它们的大小和强弱就像是种子生命力的直观展示。

强光表示种子内含强大的生命力,而微光则暗示着生命力的相对薄弱。

钟山凝视着这些光点,仿佛看到了每一颗种子的未来。

现在,筛选工作变得简单而直观。

钟山开始动手筛选种子,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每一颗种子的光芒,根据光芒的差异,将种子细致地分成三类。

第一类种子光芒平稳,它们代表着生命力正常或稍弱的种子。

虽然这些种子可能不是最出类拔萃的,但在种植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的稳定性使得整个种植过程更为可靠。

第二类种子则是光芒四射、生命力强大的优质种子。它们在桌面上熠熠生辉,如同明星般耀眼,预示着未来的茁壮成长。

钟山知道,这些种子将成为田地里的佼佼者,有望带来超越普通种子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至于第三类,那是些生命力特殊的种子。它们散发出的光芒与众不同,色彩斑斓或闪烁不定,彰显出独特的气质。

钟山对它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期待,相信这些种子或许会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着钟山忙碌的身影,袁泽平有些不解地问道:“老大,你将这些种子分成三份是什么意思啊?”

钟山抬起头,笑着解释道:“你看,这一部分是正常的种子,它们稳定可靠,但在育种方面,我们可能不会优先选择它们。”

说着,他指向中间的一堆种子,“而这一堆,我感觉它们是比较有潜力的优质种子。如果你想进行试验或育种,我建议你用这一部分。”

最后,他指着仅剩的一颗种子说:“至于这一颗嘛,它有些奇特,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你可以试着种植看看。”

袁泽平听后挠了挠头,傻笑着说:“好嘞,老大,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那我们现在就把下面的种子也筛选了吧?”

“没问题,”钟山点头同意,“你一把一把地将种子放上桌子来,我来负责筛选。”

于是,两人开始忙碌起来。

袁泽平负责将种子一把把地放上桌子,而钟山则凭借他的神识和独特的筛选方法,仔细地挑选着每一颗种子。

还好,这一大袋的种子不算太多,总共60斤,大麦和稻谷各占30斤。

在袁泽平的协助下,他们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没过多久,所有的种子就都被仔细地筛选了一遍。

看着眼前分门别类好的种子,钟山满意地点了点头。

也许是袁泽平来这里之前,他们就已经对种子筛选过一次了。

这次筛选出来的优质种子数量相当可观,大约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而普通种子虽然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比例,但考虑到它们是种植中的主要部分,这个比例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至于那些特殊的种子,数量虽然不多,但每一颗都显得弥足珍贵。

稻谷特殊种子有56颗,大麦特殊种子78颗,它们或许能在未来的种植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袁泽平,这次筛选的结果还不错,优质种子的比例挺高的。”钟山笑着对袁泽平说。

袁泽平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是啊,老大,这次我们真是捡到宝了。这些优质种子肯定能种出好庄稼来。”

“嗯,希望如此。”钟山点了点头,“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的种植工作还得继续努力。”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对即将到来的丰收的期待。

“老大,我这就去老师那里,准备开始育种试验。”袁泽平跃跃欲试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和期待。

“行,去吧!”钟山笑着鼓励道,“现在也正是春耕的时候,育种试验要抓紧进行。记得在试验过程中要把不同品种的种子分隔开来种植,避免混淆。”

“放心吧,老大,这个我懂。”袁泽平点头应道,“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种植这技术,你们老师应该比较懂,你可以向他请教。”钟山解释道,

“另外就是,授粉是个关键环节,要确保不同品种之间不会互相干扰,这样才能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好嘞,老大。我会记住的,也会及时向你反映试验情况。”袁泽平信心满满地说道,然后转身大步离开了。

钟山看着袁泽平渐行渐远的背影,不由得会心一笑。

他仿佛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后世那位杰出的水稻育种专家——袁爷爷的身影。

心中暗自期待,也许这个袁泽平,将来真的能成为像袁爷爷那样,为农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老师,老师,我回来了。”袁泽平急匆匆地走进一个屋子,脸上满是兴奋。

“泽平,怎么样?钟教授帮忙了吗?”田培才教授放下手中的工作,抬头望向自己的学生。

“嗯,老师,钟教授不仅帮忙了,还将种子分成了三份。”袁泽平边说边从背包里拿出一袋袋分好的种子,

“一种是普通种子,一种是优质种子,还有一种特殊种子。他建议我们试验优质和特殊的种子。”

田培才教授好奇地接过袁泽平递来的一袋稻谷,掂了掂重量说:

“嗯,看起来有十斤左右。这些稻谷,可以种两到三亩地了。这就是钟教授说的优质种子吗?”

“是的,老师。”袁泽平点头确认,“钟教授说这些优质种子生长潜力和产量都可能超越普通种子,非常适合我们进行育种试验。”

田培才教授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那我们就按照钟教授的建议,先用这些优质种子进行试验。

同时,那些特殊种子也要进行小范围的尝试,看看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