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全面投入使用的三十里铺综合学校,孩子们在里面念书不但不要学费。
还给管饭。
而且,对于那些自愿选择‘文化课程与技能培训并重’的学生。
学校每天,还给他发放6毛钱的生活补助??
6毛钱啊,听起来好像不多。
但比起普通生产队的壮劳力,天天辛辛苦苦去出工挣的钱,可要多多了!
就一个读书娃娃而已!
一个月下来...额,按照叶小川刚才宣布的,每个星期,学生娃娃只能回家一天。
那么...也就是说。
那些选择技能课与文化课并重的学生,他们以后再综合学校里面进行封闭式教学,所以每个月只能回家4天。
而待在学校里的时间,则有26天。
如此一来。
26*0.6=15.6...妈呀!!
学校每个月,会给这种学生发放足足15.6元的生活费!
这笔收入,别说搁在农村里算下来不小。
即便放在城里人身上,这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啊!
更何况,人家学校还管一日三餐...谁不知道半大小子吃垮老子这道理?
假如自个家娃娃,真要选择了‘课本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的新式教育班?
那么,自个儿家里不仅能节省下一个人的口粮。
而且,自家娃娃一个月还能多出来15块6的生活补贴,这笔钱要是省着用的话...嘶!
也就是说。
自家娃娃念书一分钱不用掏不说,反而,甚至还能补贴一点点家里?!!
这...
在场的学生家长们,不由开始犹豫起来,大家伙儿心中忍不住在想:
要不要重新考虑一下自家孩子的选择呢?
到底要不要让他们去按照这种新式教学法念书,也让自家娃,选择文化与技能课并重呢?
尤其是自家那个女儿,原本打算让她念完五年级就不让她念了。
现在看来...恐怕,还是得让自家女子继续去上学,这样...会比较划算一些不是?
虽说女娃娃念太多书没啥用,但假如能让自家姑娘文化水平高一些,以后找夫家的时候...不也能找个更好一些的人家吗?
再说了!
自家闺女才13岁,只要让她念完五年级就回家帮着干家务?
其实也帮不了太多对不对。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闺女放在学校里,至少每个月还有15块6的生活补助哩!!
一时间。
事关算小账,目光短浅的社员们纷纷陷入了沉思,一个个心里面的小算盘上下翻飞...
那算盘打的之响的呀!
就连躲在山顶上植树造林,其实是忙着和他的新婚小媳妇儿,躲在窝棚里日复一日造人的的凌文亮,连他都能听见...
台下的社员们,纷纷在那里掰着指头算小账。
算计他自己的利益得失。
不过,他们倒没质疑叶小川所说的真实性。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谁不知道叶小川这个人无论他有什么毛病。
但他至少有一点是可以值得信赖的...那就是言必行,行必果!
一方面。
在座的学生家长们相信叶小川的话,另一方面上学不交钱,学校反而给发生活费这事儿...其实又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因为...
要说上技术学习专科学校,学校里不但不收学费,而且还给发工资这事儿吧?
多的很!
只因60、70年代的时候。
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他一旦考上市里的中等专科学校了?
(县级部门,是无权开置这种等级的学校的,或许学校的校园会位于某个县境内,但他并不归县里管辖。)
比如说。
考上了某某地区林业专科学校,某某市卫校,某某市畜牧兽医与水产中等专科学校...等等。
那么这些学生?
他们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属于【准技术工人】了。
等这些人毕业之后,国家不但给他们包分配,而且从他们刚一入学开始,就会给他们发放生活辅助。
(工农兵大学里的学生,则是属于准干部身份,他们的生活补助和口粮标准,还比中专生更高)
这个时期。
学生一旦考上了中专,他从此就不再是普通城镇学生,或者是农村生产队里小社员身份了。
所以他们的粮食关系,立马就会从农村转移到学校里,变成学生口粮供应关系。
(在这方面,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大学生)
而按照那时候的相关规定。
学生口粮,每个月的定额粮食供应级别还不低...最少也在32斤!
如果考上的是体育专科学校的话,每个月的口粮数量,比32斤还要高!
一旦考上中专,也是不用交学费的。
学校每个月,反倒还会给学生发放8-12元不等的生活补贴。
所以在场的学生家长,他们对于不收学费、学校反倒还会给孩子发放生活补助这种事情...并不陌生。
只是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
别的那些中专或者是工农兵大学,人家是公办的,是由国家来兜底的!
而三十里铺综合学校,说穿了它也仅仅是个村办学校而已!
现如今,三十里铺的经济条件确实好,粮食生产也取得了空前的丰收。
但...但要学人家公办中专、学工农兵大学...这咋可能嘛!
其中不仅仅关系到三十里铺的集体收入,究竟支撑得起、还是支撑不起学校的这种慷慨。
而且还关系到后劲的问题。
家长们担心:
别最终搞了个虎头蛇尾,你说..,自家娃娃好不容易选择了【技能与课本知识并重】这条路?
他大大的!
结果没过几年三十里铺集体企业的效益不好了,集体收入撑不住了。
最后导致这项正策,没法再继续执行下去...那可咋整?
这不就相当于把娃娃给吊在半空中,让他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了嘛!
踌躇良久,纠结万分的人群之中。
最终还是那胆大的泼辣娘们首先站起来,开口打破了众人的沉默:
“小川兄弟啊。”
只见那婆姨出伸手,从左右肋下使劲把胸衣往上提了提。
倒是落得个汹涌。
“小川兄弟,姐想问你两句...一个是这笔生活补贴究竟从哪里来?是从大队集体账户上拨款呢,还是咋的...?”
“另外一点。”
“如果真的是由大队集体,去承担学生娃娃们的口粮和生活补助的话。”
那婆娘一边仔细盯着叶小川脸上的反应,一边小心翼翼的开口试探:
“那么人家有些乡亲家里,她就没有念书娃娃...这样一来,这部分乡亲,肯定就认为他们吃了大亏,就会去找大队干部闹嘛!”
这婆娘的担忧很有道理,并不是空穴来风。
农村人嘛,锱铢必较很正常。
平常连一颗胡豆豌豆、一颗南瓜藤蔓上结的南瓜,到底属于谁家的?
那都还得弯着腰、撅着个屁股,非得顺着南瓜藤蔓好好捋捋呢!
连自家的母鸡跑到谁家的柴禾堆里去下了颗蛋、结果却被那一户人家给拿走了....就因为这事儿!
双方都还得吵上三天三夜呢!
更何况这种、已经牵涉到巨大经济利益的事情呢?
不要说那些家里没有学生的家庭,会觉得他们吃了大亏...毕竟从集体公账上拨款出来补贴学校,那不就变相的把他们的分红给减少了吗?
而且就是同一座学校里、同样都是有学生在里面上学的家庭?
他们之间也会有矛盾的!
选择上正常文化课的学生,一天只能中午在学校吃一顿。
而选择文化课与技能课并重的,不但可以一天吃三顿,而且每个月还有15块6的补贴?!
这...也会让部分家长,感觉自己吃了天大的亏似的!!
所以。
刚才那位小媳妇担心...即便是以后三十里铺的综合学校,全面实行了这种优惠政策?
对于某些社员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儿!
但对于三十里铺还有白家沟那边,某些家里并没有适龄儿童在上学的家庭?
只怕他们暗中,难免会生出些许怨恨...
早就对此有所预料的叶小川,轻轻敲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
“白大姐的担忧不无道理。”
那婆娘被叶小川一夸,胸脯不知不觉中便挺得更高了...放眼整个生产队,有几个普通妇女曾被叶小川、叶知青公开表扬过?
没有嘛!
这总该值得的骄傲对不对?
不理她。
叶小川继续开口道:“不过,请大家伙不用担心,不要担心给学生们发放生活补助,这件事情如同一会儿鼓励搞开荒种粮、一会儿又封山禁牧。
今天让大伙儿封掉自家的旱厕、要搞什么卫生公厕,没过几天又让大家偷偷改回去,改成大家就近上旱厕...不会的!”
“我在此向大家保证:给村办学校的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这事儿,至少30年不变!!”
多少年不变这事儿吧,社员们心中其实是不怎么信的。
其实当场就有胆大的社员站起身,麻着胆子问:“小川同志,乡亲们都信你...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您,您总有一天会栖上高枝、您总有一天会到天上去遨游的,是不会一直在我们这山沟沟里倔着的呢!
要是等您走了,等您走之后..大队里的新领导,不认这账...咱们又该咋办呢?”
“是啊!我也担心这点。”
“可不咋的!现在有咱小川同志在这里镇着,没人敢出幺蛾子!
可问题是等咱小川同志高升了,去四九城发展了...新来的大队干部,非得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把把这福利给烧掉了,那咱们岂不抓瞎?”
教室里众人议论纷纷,个个心里都感觉不踏实...
要说大家伙有这种担忧担,其实也实属正常。
只因从5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方方面面的东西,确实变化挺大的。
有些时候就如同吹过黄土塬上的风,有点忽左忽右,让人实在是难以琢磨...
“乡亲们放心!给学生们的福利30年不变!”
叶小川大手一挥:
“而且这笔钱,并不从三十里铺集体公账上出,全部由我在化妆品厂里的入股分红承担!”
啊??
这笔钱不从集体账户里出,而是靠叶小川在化妆品厂里的入股分红,来全额承担???
这...大家伙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孩子们将来的福利支出,这算是有了一个妥善保障了!
与此同时。
大家会心里纷纷感动不已:妈的,别的学校墙上写着什么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苦了不能苦了孩子。
而真正能把这落到实处,真正对教育投入最最大的...反倒是三十里铺学校!
反倒是叶小川这位外来人!
也就只有他,才是掏出了巨额的真金白银,来支持综合学校全力以赴的培养未来的各种人才啊...
叶小川愿意用他在化妆品厂的股份收益,用来支持三十里铺发展教育。
在场之人心中坚信:
这笔款子不但不会中途断掉,甚至还有可能会持续加码!
在场之人坚信:在未来某一天,这笔助学资金,必定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下子...
生活在三十里铺地界上的这些孩子们...有福喽!
大家伙之所以坚信。
叶小川拿得出来的这笔分红款,绝对能支撑得起来未来的三十里铺综合学校的各项福利?
那是因为,化妆品厂当初在筹建之初。
每一笔开销,每一笔资金的来源与去处?
那都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写在大队办公室墙上的!!
上面的内容半个月一更新,社员代表们,随时可以去查厂里的总账...那是半点水分都没有的!
而当初为了筹备这座化妆品厂,三十里铺大队总共筹集了30万元的启动资金。
其中。
生产大队集体账户上,拨出了10万元入股,占化妆品厂总股份的1\/3。
三十里铺、包括白家沟,还有拓家堡和杜家庄那边的其他社员...包括那些为了去化妆品厂里上班的小媳妇儿、大姑娘们。
这近1000来号人,总共凑出了10万元入股。
也占化妆品厂的总股份的1\/3。
而剩下的1\/3,则是叶小川一个人掏了10万块!
要说这事儿吧,以前大家伙只知道叶小川只要办一个厂、就能成功盈利。
但当初在筹备化妆品厂的时候?
由于很多社员心里有顾虑,他们不认为自家这个穷山沟沟里,真能产出什么好化妆品来!
所以不少社员。
其实是出于对叶小川的信任,或是不想得罪叶小川,出于给他一点面子的想法,多多少少掏了点钱入股而已。
实际上有点像应付差事!
所以那个时候社员们掏钱入股,大多数人是不太积极的,这就导致近1000来号社员,总共才凑了10来万块。
可大家伙万万没想到啊!
化妆品厂陡一亮相,便风光无两...它大大的!
仅仅只是在俞林百货大楼门口,搞了三天的促销活动?
营业额就高达10多万元!!
而据化妆品厂的办公室主任马露知青所说,她说这笔营业额,别看总额才15万多。
但给厂里带来的纯利润,那是一个非常非常恐怖的数字!
想想都觉得可怕:
化妆品厂仅仅只是在俞林第一百货大楼开售,首战就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效益?
那么...
府谷县百货大楼呢,神沐那边呢?
脂米县的百货大楼,还有靖边县的百货大楼...这些当地的零售大户,现在化妆品厂正在全面铺开!
接下来。
化妆品厂会全力以赴的,在这些百货大楼轮流搞活动啊!!
仅仅一场促销活动,就能收回化妆品厂,当初总投资的1\/5!
而大家伙心里知道...在整个俞林地区境内,区足足有12座这样的百货大楼啊!
这还不算。
邻近的延咹,还有东胜,有乌海....到时候,化妆品厂把这种模式全部复制过去,再给它们轮流来上一次?
嘶...到时候,这厂子到底能赚多少钱?那简直是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