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番不传第三耳的沟通。
最终叶小川和白洳霜商定:
在博萝煤矿生活区,选择一块合适的空地,修建一处“煤矿定点扶贫鲜肉铺”。
由煤矿和三十里铺大队共同出钱出人,合作经营。
这座鲜肉铺。
由于是挂了煤矿的名义,所以当地的公社物资供应部门,是管不了它的。
所以经营起来很是灵活,自主权挺大!
店铺里不仅可以卖猪肉卖羊肉,卖活鱼,卖恩施大峡谷那边运过来的鱼干、咸鱼块。
甚至有些时候。
遇到三十里铺那边饲养的肉牛太多了的话,这家店还可以卖卖牛肉啥的。
——反正当地公社,真还管不着煤矿内部的事情...博萝公社主任的级别不够,他过来也就是挨训的份儿。
而且人家博萝公社主任、也就是以前三十里铺大队的老支书,他又不是皮痒痒的不行了。
非得跑过来自讨没趣干啥呀?
而脂米县?
则更不会管它了...博萝煤矿虽然只是一家合营企业,企业负责人的行政级别,表面上和单主任平级。
双方互不隶属,名义上是谁也管不了谁!
但实际上...白洳霜在俞林专区、在省府那边的干部序列里,还是要比单主任高那么半级的...
毕竟她属于“G家储备干部”是“经济管理型培养人才”。
其前途,自然不是年近退休、没啥盼头了的单主任能比肩的...
所以在博萝煤矿地界内,99%的大事小情,白洳霜完全可以拍板定案。
而现在。
白洳霜和叶小川两人,在电话中已经商定好了:
除了在煤矿地界上,修建一几间鲜肉铺之外。
还需在博萝煤矿这边,共同出资修建一座能容纳200万斤土豆、60万斤的储粮库。
足足260万斤...这储存能力,光看表面数字的话,那确实有点夸张。
但实际上?
就博萝煤矿上上下下4000来号干部职工,外带他们的家属。
以及在煤矿干活的几千民工。
这些人干的都是重体力活。
按照天朝的相关规定:从事高强度工作的劳动者,每月口粮定额为45斤。
想想就明白了...光这六七千号正式职工以及编外农民工?
光他们一个月的口粮,都能消耗掉40多万斤各种粗细粮!
所以。
区区一座储备库里,所存放的这200万斤土豆,60万斤粮食?
光粮食方面来说,顶大也就是扛一个多月,连两个月都扛不住!
如果算上煤矿职工们的家属。
在酷爱吃土豆的陕北,3天没土豆,乡亲们都不知道该咋做饭的脂米地界上?
这200万斤土豆,其实也就勉强能支撑两个月多一些而已。
真要算下来的话,粮食缺口其实还是蛮大的!
不过。
好在上级相关部门对于博萝煤矿,每个月都会有相应的粮食供给指标。
只不过。
由于俞林专区,整个粮食供应情况都不是那么乐观,粮食缺口本来就比较大!
所以可以预见:
上级粮食管理部门,他们对博萝煤矿的粮食供给,很多时候还是会存在很大缺口的!
再加上在煤矿里上班的这些矿工,他们的饭量,确实比普通的大好几倍。
而且很多时候,往往他们还带着家属来的...这些旷工考虑到把自家婆娘留在生产队里出工,挣不了几个工分不说。
他喵的!
谁知道哪只狼会惦记啊?
别说陕北这边思想比较保守,可能就没那些事儿...那是瞎讲!
“串门子”这个词,就能说明一切...
平常大家所说的‘串门’,这是一个正常词汇,但如果说‘串门子’的话...嘿嘿,恐怕就不是那么正经咯!
煤矿职工,把自家年轻媳妇留在家里不放心。
再加上两口子总是两地分居,时间长了,也不是个事儿不是?
所以。
很多旷工,他们宁愿手头拮据一点,日子过得紧巴一些,也是不愿让自家婆娘留在生产队里受苦的...
受苦不说,关键是...累死累活还挣不到钱啊!
因为生产队的妇女劳动力出工,一天才挣8个工分。
这个工分值?
要是放在三十里铺大队,或者是白家沟那边倒还能行,勉勉强强养活她自个儿问题不大。
只是三十里铺大队效应那么好的生产队,整个陕北就这么一家!
要是遇到很多效益不怎么好的生产队,矿工家属出工一天挣到的这8个工分,到底值多少钱?
嘁....区区8分钱而已!!
连一毛钱都不到!
那留婆娘在家里干活,图啥?
还不如带在身边,两口子至少还能吃点热乎饭不是?
基于以上考虑。
最终就使得旷工的饭量本来就大,而他们往往很多时候,还带着家属住在矿山周围。
因此,一个月区区45斤粗细粮的定额,哪够吃啊?
而旷工他们的工资又比较高。
所以。
这些矿工们,对于粮食他们既有刚性需求,又还有购买能力。
因此修建的这座看似规模很大,储存的粮食也很多的粮食储备库?
其实根本就顶不住矿工们的庞大需求!
另外。
还有依附于煤矿求生的各种社会闲散人员,他们也需要买粮食,才能在煤矿这边活下去啊!
可千万别小看了这支消费主力局,其实这些人员的数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比如天天在煤矸石堆上寻找原煤卖钱的人。
开着报废拖拉机,甚至是鸡公车过来搞点短途运输,短途转运赚取差价、赚取运费的人。
卸煤卸货的,搬运物资的,帮忙装车的...
像这些因为煤矿存在,而衍生出来的各种行业,他们的从业人员?
那简直就是太多太多了!
光是每天帮着矿井上搬运耗材、各种机械设备的的零工需求数量,那都不是个小数...
而至于其他?
当然还有在煤矿周围开理发店的,摆摊卖鞋、帮人缝补衣服裤子的,甚至是帮人洗衣服的都有。
开小饭馆、小吃摊的。
搞什么拔火罐刮痧的,私自开药铺卖点去痛片、风湿跌打损伤膏、什么虎骨鹿鞭酒的...
围绕着博萝煤矿而生存的各行各业的人员,那数量简直就...既复杂,而且数量庞大。
具体人数实在是没法统计!
反正不管怎么说,无论贫富,人活着就得吃饭。
聚集在博萝煤矿求生的各色人等,各有他们的生存之道。
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只要想在这里生存下去,那就得掏钱买粮食不是?
所以。
三十里铺大队的粮食以及土豆这些东西,如今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而且恒久的销售渠道!
——这可就美了呀!!
此举,不仅仅对三十里铺大队有利。
更更重要的是:叶小川以后凭空多出来的那些粮食?
除了以前的粮食精加工厂,除了三十里铺饭店,这两个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之外。
从此,叶小川又多了一个博萝煤矿...这个吃粮大户!!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叶小川通过神奇的柜组、所凭空增长出来的这一大批各种粮食?
它好结账啊!!
反正自己只需安排可靠人手,把粮食卖给博萝煤矿之后,到时候,再拿着白洳霜亲笔签字的付款凭据。
直接去煤矿上,找财务报了就是了!
区区一点购粮款,对于现金流分分钟都能上万的大型煤矿来说?
嘁...洒洒水啦!
这样一来,叶小川只需一年来煤矿三五次、然后躲到这座巨型仓库里。
把粮食给好好增长出来、把现金拿走就行了。
根本就不用像以前那样,只能零敲碎打的搞!
而叶小川需要把关的事情就是:
把杜小雨和杜老五调过来,让他们来管理这座仓库。
杜小雨对叶小川不设防,便于操控。
而杜老五认识的字总共不会超过300个,计算两位数的加减,还得掰着指头。
若是要让他算3位数以上的数字...杜老五就得抓瞎!
所以。
派他们两个过来管理粮仓,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守仓库的人,好糊弄。
出于谨慎起见。
叶小川还得把这座巨型粮仓,按照三十里铺粮食精加工厂的原材料仓库那样,好好的设计一下。
得在入库和出库仓中间,修建一道隔墙。
这样做的目的?
是可以让杜小雨和杜老五,他们只知道月经来了不少粮食,但却不知道一墙之隔的出库仓里,究竟到底出去了多少粮食!
如此一来。
就能有效避免仓库管理员,掌握整个仓库里的粮食储备情况...让杜小雨她像阿姿那样,稀里糊涂的看守好粮仓大门就行!
至于仓库里面的粮食增减情况?
那就无需她操心了...反正整座粮仓入了多少库、该给送粮的三十里铺大队那边,最终结算多少粮款?
这些都由叶小川和张晓丽他们负责。
——左右三十里铺大队送过来的粮食,能保质保量的给它把货款,全部都结算回去就行了、三十里铺大队不会吃亏就行了呗!
管那么多干啥?
三十里铺的存粮和生猪,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销售渠道。
更重要的是,叶小川自个儿弄到的粮食,如今也有了一个稳定的去处!
这就让人很爽了!!
哼着小曲,叶小川心满意足的挂完电话,正准备转身去阿姿那边看看...花儿久不浇水,容易枯萎不是?
更何况。
自己因为顺利解决了粮食的销路问题,正兴奋着呢...而这种兴奋,因为还没法与人言说。
那就只能用行动来宣泄喽!
正在这时候,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笃笃笃——’
“进来,门没锁。”
“吱嘎——”一声。
扭头一看,原来却是瑶妹和陈雅菊这两个,已经好长时间没见到过的漂亮姑娘回来了。
瑶妹娇小,鼓鼓囊囊弹性十足,性格温顺却又不乏山里姑娘的野性。
陈雅菊身材高挑,有见识,身上不带一丝丝土腥气,尤其是气质很好。
真真的春兰秋菊。
“怎么回来了?”
叶小川笑着问,“跟着宣讲团全省跑,所到之处,迎接你们的不断有鲜花和掌声。
而且有山珍海味吃,吃完还能白拿各种好烟好酒、珍馐土特产。
咋啦,在宣讲团里吃腻了?”
“我们回来了!”
扭头看看左右无人,瑶妹转身把门关好、插销插牢。
随后蹦蹦跳跳过来。
一下子就扑到叶小川的怀里,“在宣讲团里虽好,吃的好玩的好...可,每天一到了晚上,我就忍不住想你...”
轻轻推一把已经浑身的瑶妹。
叶小川朝着站在一旁、脸蛋红扑扑的如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陈雅菊努努嘴。
“嘻嘻,不怕!”
原本一直有点自卑,一直在‘真正的城里人’陈雅菊面前抬不起头的瑶妹却落落大方的娇笑道:
“雅菊姐,她...她比我还想你呢!”
将嘴唇凑到叶小川的耳边。
瑶妹吐气如兰,“我悄悄告诉你,我有两次晚上看见雅菊姐躲在被窝里,嘻嘻...那个那个!”
“而且呀,她还叫着你的名字哩...”
??
原本很羞涩,有几分含蓄并不敢公开表达亲密之情的瑶妹。
她如今,竟然变得如此豪放起来了?
这还能行?
今天不好好教训教训,不好好鞭策鞭策她一番...只怕这野妮子以后要翻天!
打横抱起浑身颤栗的的瑶妹,顺势再让呼吸急促、浑身轻颤的陈雅菊跟上。
三人来到位于办公柜后面的小间。
没一会功夫之后。
一阵木床快乐的吱吱呀呀声,便在里间奏响...
好久不见。
如今瑶妹和陈雅菊这俩姑娘,变了。
变得比以前更为主动,更大胆,套路也更多,更深。
可是得劲儿!
这次三十里铺大队在农副土特产深加工、并顺利出口创汇方面取得了辉煌战果。
根据省府的指示。
三十里铺大队由冉婷冉苗两姐妹牵头,组建了3支宣讲团,轮流到全省各地去宣传、讲解三十里铺大队的宝贵经验。
所到之处,那当然是大受欢迎!
——别的那些县市,他们到底能不能学会三十里铺的这番操作?
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当地的老大,和主管农村工作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总归还是要盛大欢迎一下。
还是得热情款待一下三十里铺宣讲团的!
反正一应吃喝开销,又不需要这些负责同志掏自个儿的蹦字儿!
把宣讲团的同志高规格的接待好了,反而对他们还有利呢...肉过一下手,总能沾点油腥不是?
所以在宣讲团里去到处宣讲,是一个很让人羡慕的肥差!
只不过。
三十里铺大队的年轻姑娘虽多,但真正能上得了台面,在面对聚光灯、鲜花和掌声的时候?
还能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的人才倒是不多...
这才轮到属于‘外来人’的瑶妹,以及陈雅菊混杂其中!
端端羡慕的三十里铺庄子里的那些乡亲们,各自眼红眼绿的...
但眼红也好,妒忌也罢。
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谁让自家姑娘畏畏缩缩,出门连见到个生人都会脸红,哪还敢去宣讲团里,给坐在台下的那些干部们传经授道??
只怕当场能把她们吓尿了都...
经过近一个月的鲜花,聚光灯,还有无数掌声以及各地市领导们的夸赞、恭维?
如今的瑶妹和陈雅菊?
这两漂亮姑娘身上的气质得以升华,整个人变得愈发自信、愈发滋润起来。
胸脯挺得高高,柳条细腰笔直。
尤其是瑶妹那对凸起,陈雅菊那蓓蕾...一高一矮,一个苗条,一个。
一个可以顶她个肺,一个善于盘腿绞杀。
真个各有千秋,各有擅长。
等到两三个小时之后。
山上的杜鹃花是开了又开,谢了又谢。
眼瞅时间就来到了下午三四点,办公室门外响起小娟姑娘的敲门声:
“小川哥,小川哥...你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