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了,叶盼儿,这种事情你可想好了,这是后半辈子的大事,我这个当大队长的,劝你好好想一想。”苏文忠看着低着头的叶盼儿说道。
“大队长,我同意了,我总要嫁个男人再生个孩子的,我要光我一个人过,没儿子谁给我养老。”
苏文忠看着点头的叶盼儿,然后又看向曹二柱,“你们老曹家是后来搬到村上,村上的规矩你也知道吧,就是寡妇再嫁也得给彩礼钱,叶盼儿的爹娘你就不用给了,那一家子都是卖女儿的,把钱给叶盼儿就行。”
曹二住一听是给叶盼儿的,顿时心里那股难受的劲儿就好了,心里想着叶盼儿手里还有好几百块钱,到时候给他生下了儿子,也不愁他儿子没钱花,当下就表示愿意出20块钱的彩礼钱,2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苏文忠听着也点点头。
“行了你们抓紧明天去给我把证扯了,还有你们这些村上没有扯证的,抓紧时间都给我补办了,你们这些老爷们别想着没证就没个啥,我跟你们说,要没证你们俩就没有法律上关系,等哪天媳妇跑了,别哭就行。”苏文忠扫了一眼围着的男男女女说道。
“别说我们三叔,你跟三婶的证扯了没。”苏家的一个小辈苏浩国,笑着打趣道。
“当然有了呗,村上的干部要以身作则的,浩子你赶紧跟你爹妈说,赶紧去办个,听到没。”苏浩国点了点头,跑走了。
等众人散了以后,苏文忠让赵家的人别走,“有田有粮叔,以后别再整这种事儿,还浸猪笼,你们一个个咋想的,知道不知道这是犯法,有粮叔把你的脾气给改改吧,我过来的时候,就碰到了叶海,你原先干的破事儿,上了年纪的大都知道,这捅出去你们赵家脸面上也不好看吧,队上的脸面也不好看吧,你看看到时候还有人愿意嫁你们赵家不。”
红旗大队原先叫改业村,村上有三大姓,苏姓杨姓赵姓,苏姓的辈份最大了,所以才五十多的苏文忠,能叫八十多的赵有田赵有粮叫叔。建国后改业村就搬来了好多的外姓,但村上大多还是以三大姓氏为主,都多多少少沾点亲。
然后又对着赵家的小辈训斥道,“你们族老年纪大了没有法律意识,你们咋回事儿,二十多的人了,还跟着他们胡闹,建设建兵据我所知你俩快娶媳妇了吧,这几天都在忙活着吧,你们想想,如果你们今天弄死了她,你们可是要蹲局子的,弄不好还要吃花生米的,以后老人呢,说的啥做的啥,能听着你们就听听,不能听的你们就当听不到,听见没。”
赵家的那些小辈都低下了头,苏文忠在村子里是有些威望的,所以他才当了大队长,等众人走后,苏文忠才刚到家里坐下,就见曹二柱恍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大队长大队长,不好了不好了咱村出贼了。”
刚坐下的苏文忠脑门上的青筋又跳了起来,咋啥事都找他,以前杨广义在时,他还轻松些,杨广义自从去了京市看他儿子后,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找他。
“二柱呀咋了,我不是给你面子了吗,咋又来了,咱村啥来贼了丢啥了。”苏文忠没好气的说道。
“盼儿家,东西都丢完了,家里的钱,还有衣服啥的,都丢了……”曹二柱想着刚才进叶盼儿家里的情形,觉得眼前一黑。
曹二柱和叶盼儿准备去家里在快活快活,结果一开院门,屋门大开着,里面的东西扔的到处都是,叶盼儿吓的赶整翻找东西,发现家里的几百块钱还有她银耳环和银镯子都没了,去年做的几身新衣服也没了,甚至她儿子的玉牌也没了。
那个玉牌是重要的东西,叶盼儿就没舍得给赵建斌放在棺材里面,准备留下来当个念想,结果那东西也没了,然后又跑到原来赵建斌的屋子里面,发现赵建斌留下的几身旧衣服也没了,赵建斌下葬的时候,大多衣服都放在了棺材里面,叶盼儿就留下了几件旧衣服, 当个念想啥的,都丢了。
就连厨房新买的盐和红糖也都丢了,鸡蛋也给掉在了地上,鸡蛋液满厨房都是,橱柜子里面的几斤白面也没了,玉米面撒的到处都是,一看这样,叶盼儿赶紧让曹二柱来告诉大队长。
苏文忠连水都没喝,又风风火火的赶紧跟着曹二柱去了叶盼儿家里,一看家里那样让叶盼儿别动,不要破坏现场,明天一大早就去报案,这么大的事不报案也不行,丢的是好几百块钱还有一堆东西呢。
最重要的是红旗大队从来没有出现过丢钱的事,最多就是这家丢颗葱,那家少了几几把菜,或者谁家的鸡跑到另一家下蛋了,苏文忠觉得这是太重要。
第二天一大早,苏文忠揣着奶粉票,就赶紧跑到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的人一听也炸了,他们公社上从来没出现过这么大的事儿,这时候有的人都很穷,几百块钱那可是天大的事儿,当即就让苏文忠先回去,让村里的人别破害现场,他们随后就到。
苏文忠先去供销社买了奶粉,就又骑着自行车回去了,刚骑到村口,派出所的人也来了,然后去叶盼儿家里仔细找了找,突然在厨房角落里洒落的玉米面上,看到了一个脚印,脚印上还有干的鸡蛋液。脚印直接延伸到了墙根下。
然后走出大门外,脚印就没有了。又在外面的墙根下,发现了一个穿着红绳的挂坠。
“这个挂坠是你们家的东西吗。”
“我瞧瞧哈,这个东西不是我家的,我家就没有过这种东西,我记得清清楚楚的这个不是我家的。”叶盼儿肯定的跟民警说道。
另一个民警看着叶盼儿说道,“昨天晚上你去干嘛了,什么时候回来的什么时候走出家门。”叶盼儿脸上红了又红,小声的跟那个民警说了她昨天什么时候出的门,什么时候回来的。
随后民警将挂坠交给了苏文忠,问苏文忠有没有见过这种挂坠,苏文中看着这个挂坠一阵眼熟但是又想不起来,于是让人叫了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
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过来一看,大多都说不认识,赵有粮拿过来一看,然后对着民警说道,“这个东西我知道,这个是吴家的子孙信物,就跟我们赵家孩子出生时,雕的玉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