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海中坑人,买收音机

“信,我信!东旭哥你对我太好了!”秦淮茹想着贾东旭的好,感动得热泪盈眶,单手紧紧搂住贾东旭的腹肌。

一路骑到了大院门口,车把上也没有一只野味,只是大包裹还是吸引几个邻居的目光,不知道带回什么好东西。

傻柱和小雨水也在家,听到动静小雨水就拉着哥哥就过来了。这个星期秦姐姐没带她玩,还有点想念。

到家之后,贾张氏看着好大儿带回来的野味和蔬菜乐不拢嘴。

“哎呀,亲家太客气了。给了这么多好东西啊!3只野鸡1只野兔,还有两只风干鸡两只风干兔。真是太好了。”贾张氏看着肉己经开始咽口水。

傻柱看到这些,突然也想娶个农村姑娘,可惜他的年龄不够。

“妈,今晚炖一只野鸡,还有一只鸡一只兔子您腌起来,我去给师父送一只鸡。”

傻柱倒是想买一只的,但是没好意思开口,反正街上偶尔也能买到。

“好好,我现在就去腌。”可能是带回来不少,贾张氏这次也没嘟囔了。

贾东旭提着鸡,秦淮茹提着蔬菜,又去了易中海家搞师徒情深那一套了。

傻柱和小雨水看完就回家了,不知道会不会宣传。

现在是下午三点多,中午太阳很晒,但是自行车也是可以拉风的。所以两人也没有汗流浃背,但是都洗了个澡睡了会儿。

傍晚,有邻居看到贾家厨房挂着的风干鸡兔,终于知道傻柱没吹牛逼。

许富贵现在还在电影院工作,下乡放电影现在还没开始。它是从50年代开始,60年代普及,70年代达到顶峰。

阎埠贵出去一天傍晚也回来了,听说这回没有爆胎,也没有苦着脸。只是回来听到贾东旭又带野味蔬菜回来,表情收敛了些。

晚上,贾张氏啃着鸡腿,一脸满足的说道:“我只在小时候吃过一次野鸡,水煮的,只放了一点苦盐。我只吃到两小块,就这,我还至今难忘。”

“妈,您尽管吃。我和淮茹不吃都要让您吃。不过您可要对淮茹好一些,人家爹娘可是给了8只野味呢!”

至于其中4只是贾东旭射的,另外4只也是自己教的陷阱抓的,就没必要跟贾张氏说了。

秦淮茹啃着鸡翅膀继续感动。

“您是一家之主,这鸡头也给您。”贾东旭又给贾张氏夹了鸡头。

他则啃着鸡脖子,反正他不吃鸡头,也不让秦淮茹吃。留给贾张氏。

听说鸡头里面有毒素,不知道真假的。

鸭头鸭脖他在后世吃过几种,倒是比较喜欢。

武汉的周黑鸭,鄂州的雅惠鸭脖,南昌的煌上煌,南京的板鸭盐水鸭。

“哎,好好!妈知道了。”贾张氏乐滋滋的啃着鸡腿,看着鸡头。做到了吃着嘴里的,看着碗里的。这会儿也想不起来召唤老贾了,更不会说东旭又不孝了。

吃完饭,贾东旭又开始溜达了。

“贾哥!”一个年轻人喊了一声。

“是小风啊,今天开始转白班了吧?几乎都看不到你。”

“是啊,今天7月1号嘛。”这人叫陆小风,是后院陆仁甲的儿子,住在刘海中家旁边。

“我记得你今年20吧,比我小一岁。有没有拍婆子啊?”贾东旭问道。

其实贾东旭通过记忆知道,虽然双方就相差一岁,但是陆小风不怎么跟贾东旭玩。

贾家孤儿寡母,贾张氏撒泼不讲理,贾东旭又穷还有点妈宝男,他就不想把贾东旭当小伙伴。

贾家穷,贾东旭拖了一年也找不到媳妇。贾张氏忍痛从压箱底的1500块钱里拿出100多块买了缝纫机,结果还是娶不到。

所以贾张氏才有了找乡下儿媳妇的想法。

有这么多钱都不舍得给儿子娶媳妇,实在没办法才买了缝纫机。所以贾张氏很自私,最爱的还是她自己。

“贾哥,我都是白班夜班颠倒的。哪能接触到什么女孩子。真是羡慕你啊!”

陆小风现在也想早点结婚,还想让家里也买一台缝纫机。秦淮茹这么漂亮,听说靠做衣服一个月就能赚20块钱。

所以,他都想好了,要找一个在服装厂或者纺织厂甚至裁缝铺的女孩子结婚。到时候也让她做衣服。

这家伙的算盘打得不比阎埠贵的差。

没营养的话说了几句之后,陆小风就迫不及待的把想法说给家里人听。

陆仁甲的媳妇立即就认同了这个想法,陆仁甲也觉得很好。

陆仁甲媳妇第二天就去找了媒婆,还果断买了一台缝纫机。

住隔壁的刘海中晚上下班回来听说旁边买了缝纫机,那肯定不能忍。他也是个好面子的人,但是又不能像阎埠贵一样跟风。

于是打算买一台收音机听听国家政策,看看领导是怎么讲话的。以后光齐结婚也有面儿。

找了半天,才花重金买到一台美国产的Bell牌收音机,立即就压过隔壁的风头。这让陆仁甲对刘海中家更不爽了。

(我国第一台收音机叫红星牌收音机,1953年才出现。可想而知当年的艰难。)

西合院的历史又变了。

院子里又添了两个大件,帮贾东旭吸引了一大波的火力。特别是刘海中的收音机,一个盒子里有人说话,那时候还很稀奇的。

至于阎埠贵家,他买了自行车。以后很长时间都不会添加大件了。至于会不会陆家和刘家,那肯定是嫉妒的。

陆仁甲媳妇找了媒婆之后,媒婆很上心。毕竟陆家父母都在,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还买了一台缝纫机。找一个跟衣服打交道的女孩子还是不难的。

媒婆的人脉关系那是挺广的,很快找到一个服装厂的姑娘。

双方父母本来都挺满意的,但是女方母亲有点不放心,就去打听了一下。却听到陆家旁边住着的邻居,几乎天天打孩子,孩子经常被打得惨叫。

她回家跟家里人一说,自家男人当场就不同意了:“假如我们家旁边天天听到孩子惨叫,那还不被烦死。要是生了小孩子,那孩子还不被吓出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