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危机四伏

长安的天色仿若被墨汁洇染,浓云层层堆叠,压得人几近喘不过气。“花想容”的雕花大门紧闭,屋内气氛凝重得如同这天空。何惟芳一袭素色长裙,发丝有些凌乱,眼神却透着决然,在厅中来回踱步。蒋长扬则坐在案边,眉头紧锁,手中反复着那封匿名信。

“长扬,如今花房被毁,工匠失踪,我总觉得这背后的势力不简单,绝非一时兴起针对我们。”何惟芳停下脚步,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蒋长扬抬起头,目光深邃如渊:“没错,这绝非巧合。从上次黑衣人闹事,到现在种种变故,背后之人显然是有备而来,步步紧逼,似乎想将我们彻底击垮。”

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寂静。蒋长扬警惕地起身,手按剑柄,缓缓走向门口。打开门,只见刘畅一脸焦急,未等蒋长扬开口,便径直走进屋内。

“情况愈发糟糕了,我刚得到消息,朝廷中有人弹劾你们,说‘悟庸堂’打着实业的幌子,实则暗藏不轨之心,图谋扰乱朝纲。”刘畅的话,如同一颗重磅石子,打破了原本就不平静的湖面。

何惟芳脸色微变,美目闪过一丝愤怒:“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我们一心为了百姓,为了国家发展实业,竟被如此污蔑。”

蒋长扬却很快冷静下来,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对方不仅在商场上对我们下手,还妄图利用朝廷的力量来打压我们。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商业利益,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刘畅看着两人,微微叹气:“不管怎样,当务之急是应对朝廷的弹劾。我会在朝中尽量周旋,但你们也得尽快找出证据,证明自已的清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送走刘畅后,何惟芳和蒋长扬陷入了沉思。他们深知,这场危机远比想象中要严峻。两人决定从失踪的工匠入手,或许能找到背后势力的蛛丝马迹。

经过多方打听,他们得知工匠最后一次出现是在长安城外的一处废弃宅院附近。夜色如墨,何惟芳和蒋长扬带着几个亲信,悄悄来到了这座废弃宅院。四周杂草丛生,破败的围墙在月光下影影绰绰,透着一股阴森之气。

蒋长扬示意众人小心,然后率先踏入宅院。院子里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荒草丛中隐隐有几条被踩出的小路,似乎有人频繁出入。他们沿着小路,来到一间破旧的厢房前。蒋长扬轻轻推开门,一股刺鼻的药味扑面而来。

屋内昏暗,蒋长扬点燃火折子,只见地上散落着一些奇怪的工具和图纸,仔细一看,竟是“悟庸堂”最新研制的产品设计图。何惟芳心中一惊:“这些图纸怎么会在这里?难道工匠是被人掳来,为他们复制这些设计?”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蒋长扬迅速吹灭火折子,众人躲在黑暗中,屏住呼吸。脚步声越来越近,随后有人走进屋内,嘴里嘟囔着:“这都找了几天了,还是没找到那几个逃跑的家伙。上头的人可催得紧,要是完不成任务,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个人回道:“怕什么,那两个毛头小子能掀起多大风浪?朝廷那边已经开始对他们动手了,等解决了这边的事,咱们就大功告成。”

蒋长扬和何惟芳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愤怒。他们悄悄靠近这两人,趁其不备,将他们制住。在逼问下,两人交代,他们是一个名为“暗影盟”的组织成员,此次奉命抢夺“悟庸堂”的技术,同时破坏“花想容”,以达到削弱两人势力的目的。而这个“暗影盟”,背后似乎还有更强大的势力支持,但具体情况他们并不知晓。

得到这些信息后,何惟芳和蒋长扬不敢耽搁,立刻返回长安。他们深知,要想彻底解决这场危机,必须要揪出“暗影盟”背后的主谋。

然而,还没等他们喘口气,新的麻烦接踵而至。“花想容”的店铺突然被一群官兵包围,领头的官员宣读圣旨,以涉嫌通敌叛国的罪名,要将何惟芳和蒋长扬缉拿归案。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何惟芳和蒋长扬心中明白,这一定是“暗影盟”背后的势力在搞鬼,他们已经等不及要将两人置于死地。在官兵的步步紧逼下,蒋长扬紧紧护着何惟芳,眼神中透着决绝:“惟芳,别怕,我绝不会让他们伤害你。就算拼了这条命,我也要找出真相,还我们清白。”

何惟芳眼中含泪,却坚定地点点头:“长扬,我们一起面对。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会放弃。”

就在两人准备拼死一搏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一骑快马飞驰而来,马上之人正是清华郡主。清华郡主面色苍白,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

“住手!”清华郡主一声怒喝,官兵们都停下了动作。“郡主,这是圣旨,您……”领头的官员面露为难之色。

清华郡主翻身下马,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本宫奉圣上密令,调查此次事件。你们若再敢放肆,便是抗旨不遵!”官员们见是圣上令牌,纷纷跪地。

清华郡主走到何惟芳和蒋长扬身边,轻声说道:“跟我走,圣上已经察觉到此事有蹊跷,要见你们。”

何惟芳和蒋长扬对视一眼,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们知道,这或许是他们洗清冤屈的唯一机会。三人在官兵的护送下,朝着皇宫疾驰而去。而在他们身后,长安的夜色依旧深沉,似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他们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