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下午,西安星宁集团总部B座外,巨型LED屏幕闪烁着"国庆中秋双节共休12天"的喜庆字样。来往员工拎着印有星宁LOGO的礼盒,脸上洋溢着节日的欢愉。我站在总裁办公室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热闹的场景,指尖轻点智能终端,将节日奖金批量汇入员工账户。
"童总,陈婉雯总监到了。"助理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片刻后,身着干练职业装的陈婉雯推门而入,26岁的她眼神明亮,透着金融从业者特有的敏锐。我示意她坐下,调出宁德市的3D经济模型,深蓝色的闽东海岸线在全息投影中蜿蜒,与隔壁闪耀着红光的常德形成鲜明对比。
"婉雯,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我用激光笔指向宁德模型,"这座城市GDP刚过2000亿,连常德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但你看这里——"画面切换到港口卫星图,老旧的码头锈迹斑斑,"闽东的天然良港至今未被开发,而你的大舅,宁德市市长陈永昌,为了城市发展,头发都熬白了。"
陈婉雯的睫毛微微颤动。作为从宁德走出来的金融精英,她自然知道家乡的困境。去年春节回家,她亲眼看见大舅在饭桌上对着满桌冷菜接了三个小时工作电话,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刺眼。
"我想让你回去。"我将平板电脑推到她面前,屏幕上是星宁金融分公司的筹建方案,"出任宁德分公司总经理,启动资金三亿,我马上汇过去。你妹妹陈婉清擅长数据分析,堂弟陈昊在供应链管理上有经验,都能跟着你干。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在家乡施展抱负。"
陈婉雯手指划过屏幕上的港口规划图,眼中燃起斗志:"童总,您是想以金融为杠杆,撬动港口经济?"我赞许地点头,调出常德崛起的对比数据:"当年常德靠产业园区和交通基建逆袭,宁德有天然港口优势,缺的就是资本注入和科学规划。星宁金融不仅要给制造业输血,还要联合星宁投资、星宁建设,打造'港口+产业+金融'的闭环。"
窗外突然传来员工们的欢呼声,原来是奖金到账的提示音此起彼伏。我和陈婉雯相视一笑,话题暂时被打断。她掏出手机查看消息,屏幕上跳出家族群的聊天记录,表妹正炫耀着刚收到的星宁中秋礼盒。
"童总,我答应您。"陈婉雯突然正色道,"但我有个请求。"她调出宁德当地小微企业的融资数据,"这里有太多像我父亲那样的手艺人,他们守着祖传的茶具制作工艺,却因资金短缺濒临倒闭。我希望分公司能设立专项扶持基金,让传统产业也能转型升级。"
我欣然应允,随即拨通财务总监的电话:"再追加一亿,设立'闽东振兴专项基金'。"转头对陈婉雯笑道,"你大舅总说宁德缺钱,这次咱们就给他来个金融'及时雨'。"
当晚,我在集团高层会议上公布了宁德战略。大屏幕上,未来的闽东港口蓝图徐徐展开:智能集装箱码头、临港产业园、跨境金融中心......技术总监补充道:"我们正在研发港口专用的区块链结算系统,能让宁德的货物交易更高效透明。"
深夜,我收到陈婉雯的消息,附带一张她和大舅的合影。照片里,陈永昌市长握着她的手,眼角的皱纹里盛满欣慰。消息写道:"童总,大舅说宁德等这一天太久了。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此时,西安的夜空中绽放起节日烟花,璀璨光芒映照在星宁集团的玻璃幕墙上。我望着手机里宁德的夜景照片——老旧的街巷与黯淡的码头,仿佛正等待着一场华丽蜕变。而陈婉雯,这位即将返乡的金融女将,或许就是点燃这场变革的第一簇星火。当国庆的钟声响起,她己收拾好行囊,带着星宁的使命,踏上了振兴闽东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