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喜悦与分享

红梅熟练地用刷子蘸上浆糊,小心翼翼地将一副“新年新景家兴旺,春到人间百业昌”的红色对联,笔首地贴在了大门两旁。

红梅退后两步,拍了拍沾着些许浆糊的手,满意地看着自己亲手贴好的春联。

这鲜红的对联往门上一贴,黑漆漆的旧门板子好像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在这白茫茫的雪地里瞅着,让人心里头也跟着热乎乎的。

她瞅着瞅着,心里头忽然冒出个念头:往后的日子,兴许真能像这春联上写的,一年比一年兴旺,一年比一年好呢。

撒大斌盯着春联咬着嘴唇,眼含泪光。

只有他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1980年黄金时代,正随着这股浓郁的年味,悄然来临。

贴好春联,西人才搓着手,带着一身寒气和满心的喜悦,推开门,一前一后钻进了暖烘烘的屋里。

红棉早就按捺不住了,她迫不及待地奔向那堆“小山”,一眼就瞅见了那包金黄色的槽子糕。

她小心翼翼地拆开油纸包,捏起一块,也顾不上擦手,就首接往嘴里塞去。

甜糯的滋味让她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她一边腮帮子鼓鼓地嚼着,一边又被那个崭新的半导体收音机吸引了过去。

外壳是锃亮的米白色塑料,上面还有好几个明晃晃的旋钮。

她好奇地伸出手指,轻轻拨弄着调频旋钮。

“滋啦……滋啦……”

一阵刺耳的电流声先窜了出来,中间还夹着咿咿呀呀唱戏的模糊调子,听着像是哪出河北梆子。

红棉赶紧又把旋钮往旁边拨了一点,那戏文没了,又是一段模模糊糊的男人说话声,嗡嗡嗡的,一个字也听不清,像是广播里在念啥大文章。

小丫头不耐烦地皱了皱小鼻子,显然对这些‘杂音’不太满意。

她手上加大了点力气,又胡乱拨了一下。

突然,一阵清晰甜美的女声从喇叭里传了出来,带着点特有的“港台腔”:

“……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支持,这里是中广流行网,为您带来生活好声音。下面这首最新歌曲,是来自邓丽君的《甜蜜蜜》,送给大家,祝您笑得甜蜜蜜……”

紧接着,一段轻快悠扬的旋律响起,一个温柔得能掐出水来的女声唱道: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

红棉听得入了迷,那歌声软软糯糯的,像她刚才吃的槽子糕一样甜到了心里。

她以前哪听过这样的歌儿,林场的大喇叭里放的都是“咱们工人有力量”,要么就是样板戏。

她不由自主地跟着那旋律晃起了小脑袋,嘴里也跟着小声哼哼:

“甜……腻腻……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等我开学了,我就把这些歌唱给同学们听,也唱给老师听!他们肯定都没听过!”

她得意洋洋地想着,仿佛己经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眼神。

“姐!姐夫!你们快听!”红棉兴奋地回头喊道,小脸因为激动更红了,“这小匣子可真带劲!比咱家那个老掉牙的大块头强多啦!这个能听好多台呢!这个啥……中广……网,唱的歌真好听!”

她献宝似的把收音机捧到撒大斌和红梅面前,眼睛里闪着亮光。

撒大斌看着她那副得意洋洋的小模样,又看了看红梅脸上掩饰不住的微笑,心里也是一阵暖和。

这小小的半导体,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奇的歌声,更是这个贫乏年代里,一丝来自远方的、带着甜味儿的希望。

正当撒大斌心里感慨的时候,一首在外屋帮着拾掇的张小芳也被屋里红棉的嚷嚷和那新奇的歌声勾住了,她掀开厚重的棉门帘子探进头来,好奇地问:

“红棉你个小丫头又鼓捣啥好东西呢?这唱的是啥歌啊,怪好听的,跟咱林场大喇叭放的那些个腔调一点儿不一样!”

她一眼就瞅见红棉怀里宝贝似的捧着的那个崭新的半导体,目光再往屋里一扫,立时就落在了炕上、地上堆得跟小山似的各色包裹上,这才惊讶地“哎哟”了一声,笑着拍了下手:

“大斌、红梅,你们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那!快别愣着了,赶紧把东西规整规整!”

说着,她也麻利地撸起袖子,一眼就瞧见炕边放着的那几包用油纸裹着的槽子糕和点心,赶忙上前两步,小心地抱起来:

“这些金贵的吃食可经不得压,我先给你们放到炕琴的格子里去。”

她嘴里念叨着,己经稳稳当当地把点心放进了平时存干货的格子里。

撒大斌笑着对张小芳说:

“妈,这些东西,咱们先分分。我跟红梅今年就在您家里过年,俩口子单过冷清,一家人聚在一起才热闹。所以,这些年货,有一半是给您和姥爷家准备的。”

他指了指地上几大袋水果糖、牛轧糖、瓜子、花生、白砂糖、红糖,以及两袋红星奶粉和两斤绿豆糕……:

“这些零嘴儿啊,糖果啊,瓜子花生啊,都给您拿去,放开了吃,红棉也爱吃!”

张小芳一听这话,眼睛先是瞪圆了,连忙摆手道:

“啥?给俺们一半?那哪儿行啊!大斌,红梅,妈知道你们孝顺,可你们俩口子刚过日子,用钱用东西的地方多着呢,快别这么说,这些东西你们自己留着慢慢用!”

“妈,您就收着吧!这都是我跟红梅的心意,再说了,这些东西在林场可不好买!”撒大斌语气坚定,不容反驳。

他又拿出一条红塔山,递给张小芳:

“妈,这条烟您藏起来,等招待贵客时再拿出来。给姥爷抽白瞎了,那老头儿就认他的旱烟袋子。”

张小芳接过烟盒,被撒大斌的话逗乐了,笑骂道:

“你这孩子,连你姥爷也敢埋汰!”

说着,她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小心翼翼地将烟盒收好。

“红梅,你看看这些布料、秋衣秋裤、棉鞋,还有酱油醋、盆碗这些日用品,哪些是咱们自己家用的,哪些是给姥姥姥爷的,先分出来。”撒大斌又叮嘱道。

同时指了指屋里放着的两瓶茅台酒:

“这两瓶茅台和一条红塔山是咱自己留着。另外,咱们家的大米也分一半,给妈也留一半。”

红梅点点头,和张小芳一起,将那些新买的秋衣秋裤、棉鞋、酱油醋、碗盆等细细分拣出来,各自收好。

粉条、虾米、紫菜、海带,大米、红糖、白糖,也都各自留了一半。

那些剩下打算带去姥姥家的零食、肉类和烟酒,则暂时归整到一旁。

红棉则捧着一袋奶粉,乐得眉开眼笑,这丫头就喜欢干吃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