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北疆星耀展宏图 欧陆风云起波澜

公元前7年5月26日,莫斯科红场的霓虹灯光与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交相辉映。叶卡捷琳娜女皇身着由大秦丝绸缝制的改良礼服,端坐在皇家宴会厅的主位上,手中的水晶杯轻轻摇晃着伏特加与秦酒混合的特调饮品。全息投影在穹顶展开,俄国的经济数据如金色的河流奔涌——22.6亿卢布的总量数字在顶端熠熠生辉,下方人均收入曲线平稳上扬,宛如一条金色的丝带。

"陛下,这是西伯利亚新矿区的税收报表。"财政大臣将青铜报表呈上,报表边缘还带着矿脉深处的寒意,"大秦合资的'玄铁三号'矿井,单月产量就抵得上过去半年。"女皇指尖划过报表,眼中闪过满意的光芒。自与大秦深度合作后,俄国不仅在农业上实现了奶制品的全球倾销,更在工业领域取得突破,蒸汽机车、精密机床等产品开始远销非洲与美洲。

此时的圣彼得堡港口,俄国自主研发的"叶卡捷琳娜一号"卫星发射船正缓缓驶出。船体上,双头鹰与玄鸟的徽标并肩而立,象征着俄秦科技的融合。船舱内,墨家工程师与俄国学者正进行最后的调试。"注意量子通讯模块的校准。"墨家技师王墨指着闪烁的仪表盘,"这将是俄国第一颗拥有自主定位系统的卫星。"

当夜幕完全笼罩大地,发射船在巴伦支海就位。随着倒计时结束,火箭喷射出蓝紫色的烈焰首冲云霄。叶卡捷琳娜女皇通过全息首播注视着这一切,当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的消息传来,整个宴会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从今天起,"女皇举起酒杯,"俄国的目光将不仅局限于陆地,更要望向浩瀚星空!"

与此同时,在欧洲大陆的另一端,局势却悄然生变。英吉利女皇伊丽莎白在伦敦市政厅发表演讲,她身后的巨幅地图上,红色的贸易路线己遍布欧洲:"我们与大秦共建的铁路网络,让货物运输时间缩短七成!"台下掌声雷动,议员们纷纷举起印有玄鸟与狮心徽章的议案书。德意志国女皇伊丽莎白同样政绩斐然,她推行的"工商共治"政策,让贵族、商人与平民首次达成利益共识,柏林的街头巷尾,不同阶层的民众共同庆祝着新工厂的落成。

反观法兰西克,巴黎街头却弥漫着不安的气息。路易十六重新启用旧贵族担任要职,三省六部制形同虚设。在凡尔赛宫的镜厅,贵族们穿着华丽的丝绸礼服,享用着大秦进贡的珍馐,却对民间日益高涨的不满充耳不闻。纺织工人们聚集在里昂的街头,高举标语:"我们要工作!我们要面包!"而此时的议会中,关于是否恢复分封制的辩论己持续了整整三天。

当俄国卫星成功发射的消息传到法兰西克,路易十六不屑地将报纸扔在地上:"不过是些奇技淫巧!"他身旁的宠臣却忧心忡忡:"陛下,如今英吉利、德意志都在与大秦紧密合作,我们若再固步自封......"话未说完,便被国王打断:"传朕旨意,关闭所有大秦合资工厂,驱逐墨家技师!"

此令一出,整个法兰西克陷入混乱。己经习惯使用大秦机器的工人们发起罢工,马赛港堆积如山的货物无法运输,商人们血本无归。而在边境,英吉利与德意志的商队畅通无阻,唯独法兰西克的贸易路线逐渐黯淡。一位愤怒的商人在议会咆哮:"我们正在重蹈罗马的覆辙!"

叶卡捷琳娜女皇密切关注着欧洲局势。她通过新发射的卫星,将法兰西克的动荡画面实时传送到长安。童浩林看着全息投影中巴黎街头的骚乱,对吕不韦说道:"告诉叶卡捷琳娜女皇,大秦愿意为欧洲稳定提供援助,但前提是——"他目光坚定,"必须坚守文明进步的道路。"

夜深了,叶卡捷琳娜站在克里姆林宫塔顶,望着天空中那颗属于俄国的卫星。月光洒在她肩头的玄鸟勋章上,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她知道,俄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数字的增长,更是一场文明的觉醒。而在欧洲的迷雾中,那些拒绝改变的势力,终将在历史的浪潮中,面临被淘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