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意外的“开窍”?@程的某个微小进步

在与唐棠进行了一番“深度战略研讨”之后,林溪的“AI改造计划”正式进入了“V3.0版本”——兼容并包,探索未知。

她不再执着于要将钱程“改造”成一个符合社会主流标准的“高情商人士”,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和接纳他那套独特的“AI逻辑”和“情感表达方式”。

她也放弃了那些刻板的“教学任务”和“情景演练”,转而将“辅导”的重点,放在了更生活化、更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和“互动交流”上。

出乎林溪意料的是,当她放下了“导师”的架子和“改造”的执念,用一种更平和、更包容的心态去与钱程相处时,两人的关系,反而……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积极变化。

比如,有一次林溪因为工作压力大,加上换季着凉,不幸感冒发烧了。她一个人躺在床上,头痛欲裂,浑身无力,连下床倒杯水的力气都没有。

她本想给唐棠打电话求助,但又觉得这点小事麻烦朋友不太好。

就在她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门铃突然响了。

林溪挣扎着起身去开门,看到钱程站在门口,手里……竟然提着一个药店的袋子。

“林溪导师,”钱程的语气依旧平淡,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根据我对你近期生活习惯(如减少晨跑频率、增加室内活动时间)和生理体征(如通过门缝泄露的咳嗽声、以及……嗯,你家垃圾桶里异常增多的纸巾)的观察分析,我初步判断,你可能正处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的初期阶段。”

林溪听着他这番堪称“福尔摩斯AI版”的推理,一时间竟不知道是该佩服他的观察入微,还是该吐槽他的“无孔不入”。

“所以,”钱程举了举手中的药袋,“我为你购买了一些常用的感冒药、退烧药、以及……一支电子体温计。建议你先测量一温,并根据实际症状,参照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如果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应立即就医。”

林溪看着他递过来的药袋,以及他那副一本正经地叮嘱她“合理用药”的认真模样,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这个AI先生,虽然关心人的方式依旧那么“硬核”和“不解风情”,但这份笨拙的善意,却让她感到无比的……踏实和安心。

“谢谢你,钱程。”林溪的声音因为感冒而有些沙哑,但语气却充满了真诚,“你……真是太细心了。”

“这是基于‘邻里互助原则’和‘情感能力提升项目’的合理行为。”钱程推了推眼镜,平静地回答。

林溪笑了笑,没有再和他争辩这些“AI逻辑”。她知道,这大概就是他表达关心的独特方式吧。

接下来,更让林溪感到意外的是,钱程竟然……主动提出要留下来照顾她。

“林溪导师,”他说道,“在你身体不适期间,生活自理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为了确保你的健康和安全,我建议,由我来暂时负责你的……嗯,‘日常起居照料’,包括但不限于:定时提醒你服药、为你准备易于消化的流食、以及……监测你的体温和生理指标变化。”

林溪看着他那副“我是专业护工,请相信我的职业素养”的认真表情,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拒绝。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林溪便体验了一把被“AI男友”(虽然只是预备役)贴身照顾的“特殊待遇”。

钱程的照顾方式,依旧充满了浓浓的“AI特色”。

他会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时间和剂量,准时提醒林溪吃药。 他会用厨房秤精确地称量食材,为林溪熬制出……嗯,营养均衡但味道寡淡的“病号餐”。 他会每隔一小时就拿着电子体温计来给林溪测量体温,并认真地记录在的“病情观察日志”里。 他甚至还会根据林溪的咳嗽频率和痰液颜色,来分析她的“病情发展趋势”和“潜在并发症风险”。

林溪感觉自己不像是在生病,而是在参与一项……“人体健康数据采集与分析”的科研项目。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钱程这种“科学严谨”的照顾下,她的病,确实好得很快。

而且,更让她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钱程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微小的“进化”。

比如,当林溪因为发烧而食欲不振时,他会笨拙地尝试说一些……他从网上学来的“安慰病人的话”(虽然效果依旧很“AI”)。

比如,当林溪因为无聊而想看电影时,他会主动筛选出一些……据说“比较轻松治愈”的影片(虽然他的选择标准依旧很“独特”)。

甚至有一次,当林溪因为头痛而忍不住呻吟时,他竟然……伸出手,有些生硬地、小心翼翼地,帮她揉了揉太阳穴。

虽然他的动作依旧有些僵硬,力道也掌握得不太好,但林溪却从他微凉的指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柔和……暖意。

那一刻,林溪突然觉得,这个AI先生,似乎……真的在一点点地“开窍”了。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只会执行指令和分析数据的冰冷机器。

他正在努力地,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关心”和“爱”。

而这种微小的进步,虽然不起眼,却足以让林溪的心,为之震颤,也为之……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