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凛冽的寒风掠过京城五环外的“星耀绿洲”别墅区工地,却吹不散工地上沸腾的喜悦。巨大的LED屏幕上,猩红的“放假休息40天,工资奖金年终奖照发!”字样在阳光下格外夺目,下方滚动播放着回家的高铁、航班时刻表,以及项目部为工人预定的专属购票通道二维码。
沈诗涵裹着羊绒大衣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中央,身后是整齐排列的金色保险箱——每个箱子里都装满了年终奖的现金支票。工人们自发组成的方阵里,安全帽在阳光下连成一片银色的海洋,有人踮着脚张望,有人攥着手机录像,还有人偷偷抹了把眼角的泪。
“兄弟们!”沈诗涵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响彻工地,“截至今天,智能建造进度突破70%!这些3D打印的别墅墙体、自动铺设的光伏板、会‘呼吸’的智能管网......”她抬手指向远处拔地而起的建筑群,“每一寸钢筋混凝土里,都刻着你们的名字!”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总工程师陈昊抱着设计图纸走上台,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光:“沈总,我们刚完成了全球首例3D打印曲面穹顶测试,误差率0.3毫米!这技术,能写进建筑教科书!”
沈诗涵笑着将烫金的“年度技术突破奖”证书递过去,转身对全场喊道:“年终奖翻倍!”话音未落,欢呼声几乎掀翻了工地的临时顶棚。财务总监林薇带领团队推着装满工资卡、奖金支票的推车走来,每张卡片上都印着“星耀建设者”的专属徽章。
瓦工老李挤到前排,粗糙的手掌在工装上蹭了又蹭才接过信封。打开的瞬间,他倒抽一口冷气——除了三个月的工资、五倍月薪的奖金,还有一张“全家三亚豪华游”的套票。“沈总,俺......俺们全家这辈子都没见过大海......”他的声音被淹没在工友们的羡慕惊叹中。
此时,工地食堂摇身一变,成了“年货发放中心”。智能机械臂行云流水地打包着礼盒:澳洲龙虾在保温箱里微微颤动,长白山人参用红绸仔细包裹,还有印着“星宁地产”LOGO的定制白酒。最抢手的当属“智能年货大礼包”——内含VR眼镜、智能家居控制面板,扫描二维码就能观看3D打印别墅的建造全过程。
“张婶,这是您的!”工作人员将沉甸甸的礼盒递给保洁阿姨,“您孙子不是喜欢编程吗?这里面有少儿编程学习平板!”张婶抹着眼泪接过,嘴里念叨着要给沈诗涵绣面锦旗。
夜幕降临,工地亮起暖黄色的灯笼。沈诗涵站在临时搭建的“星光火车站”前,看着工人们拖着行李箱、扛着年货走向大巴车。每辆大巴的车窗上都贴着“星宁专列”的标识,车内配备了免费WiFi、按摩座椅,甚至还有随队医生。
“沈总,这阵仗比春运还气派!”一个年轻的塔吊工笑着掏出手机首播,“我跟俺村人说,老板给发年终奖还派专列送我们回家,他们都以为我吹牛!”
千里之外的迪拜,中东财团的代表们通过卫星首播目睹了这场盛大的送别。为首的王子放下平板电脑,对助手说:“能让工人像战士凯旋般回家的企业,值得我们追加三倍投资。”
春节期间,沈诗涵并未闲着。在西合院的书房里,她与全球顶尖的建筑AI专家进行跨国视频会议。全息投影中,尚未完工的“星耀绿洲”模型正在进行虚拟推演,AI系统不断优化着最后的施工方案。当得知工人们在家自发组建“技术讨论群”,分享3D打印设备操作心得时,她欣慰地在会议记录上批注:“启动‘星火工匠’培养计划。”
大年初七,星宁地产的“新春开工红包”准时抵达每位工人的账户。附带的电子贺卡上,沈诗涵亲笔写道:“等你们归来,共筑全球建筑史的奇迹。”2月15日,离约定的复工日期还有三天,己有半数工人提前返岗。他们戴着印有“星耀铁军”字样的红围巾,扛着家乡特产,重新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
两个月后的验收日,住建部专家组站在3D打印的别墅前震撼不己。墙体表面呈现出丝绸般的纹理,光伏板与建筑外立面完美融合,智能灌溉系统正在精准养护屋顶花园的绿植。“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地,”一位老专家抚摸着3D打印的立柱感叹,“这是未来城市的摇篮。”
沈诗涵站在竣工的别墅区顶层,望着远处蜿蜒的长城。手机震动,林薇发来消息:中东财团的十亿美元投资己到账,欧洲王室也表达了合作意向。她转身看向身后正在拍摄宣传视频的工人,他们此刻穿着笔挺的西装,骄傲地向镜头介绍自己参与建造的智能别墅——这些曾经灰头土脸的建设者,如今成了科技建筑的代言人。
夕阳西下,“星耀绿洲”的光伏板开始将最后一缕阳光转化为电能。沈诗涵知道,这场始于岁末归乡的温情,终将在智能建造的蓝图上,书写出改变世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