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经纬织光

2022年6月9日,北京国际机场贵宾通道外,数十台摄像机的闪光灯刺破阴霾的天空。二十三名刚从东南亚归来的受骗者戴着口罩,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缓缓走出。人群中突然爆发出骚动,一名年轻女孩挣脱阻拦,跪在地上泣不成声:“谢谢!谢谢救我们回来……”

沈诗涵站在二楼落地窗前,看着这一幕,指尖无意识着翡翠袖扣。三天前,当安全联盟的特工将最后一名被困者带出深山时,她正在星芒有机农业园区的育苗大棚里查看新品种槟榔苗。此刻电视新闻里,主持人激昂的声音传来:“此次跨国救援行动背后,竟隐藏着神秘女富豪与南洋华人华侨的鼎力相助……”

“沈总,记者发布会准备就绪。”林薇递来平板电脑,上面滚动着实时热搜:#东南亚救援神秘金主#、#南洋商团跨国义举#。沈诗涵轻点屏幕,调出与国内商会会长的加密通讯记录——这场救援从策划到执行,实则是南洋沈氏集团联合国内十大商会,以商业布局为掩护展开的精密行动。

发布会现场,镁光灯聚焦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沈雨薇身着藏青色旗袍优雅登场,胸前的党徽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此次救援行动,是政府、民间团体与海外华人华侨共同努力的成果。”她目光扫过台下屏息的记者,“其中,南洋华商联盟与国内商会企业捐赠的三亿元救援资金,为行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角落里,沈诗涵戴着鸭舌帽混在工作人员中。当记者追问“神秘女富豪”身份时,沈雨薇轻笑:“商业向善是企业家的责任,至于姓名,或许某天她会亲自讲述背后的故事。”台下,沈诗涵的手机震动,美惠子发来消息:“岛国舆论己转向,民众正呼吁政府学习救援模式。”

而在东南亚,曾经遍布铁丝网的诈骗园区旧址上,星芒有机农业园区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泛着银辉。沈舒扎着鲜艳的头巾,带着农技专家团队穿梭在辣椒种植区。“这片地以前全是囚禁受害者的铁皮屋。”她指着远处的智能灌溉系统,“现在每株辣椒都带着重生的味道。”

傍晚,园区中央广场的大屏幕正在播放救援纪录片。镜头里,被解救的年轻人在星芒槟榔加工厂认真学习烘焙技术,曾经布满恐惧的脸上洋溢着希望。人群中,一名叫阿杰的青年握紧身旁女孩的手——他们曾在诈骗园区被关在相邻的小黑屋,如今即将成为园区第一批创业扶持对象。

沈诗涵的私人首升机降落在园区总部时,正赶上有机食品拍卖会。戴着斗笠的农户们捧着新鲜采摘的小番茄、带着晨露的槟榔鲜果,通过区块链溯源系统展示生长过程。“这批有机槟榔鲜果,最终以每公斤八百美元的价格,被A国连锁超市拍下!”拍卖师的声音让现场爆发出欢呼。

深夜,沈诗涵在园区办公室召开视频会议。屏幕上,国内商会代表与南洋华商们热烈讨论着下一步计划。“我们可以在非洲复制这个模式。”沈明浩的军装在画面中格外醒目,“那里有大片荒芜土地,也有亟待解救的人口。”

沈雨薇推了推眼镜:“我正在推动跨境农业合作法案,未来这些有机园区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将享受特殊关税政策。”她突然调出一份文件,“不过,三井财团似乎也盯上了东南亚农业,他们正在老挝秘密收购土地。”

沈诗涵敲击键盘,卫星地图上立刻标出三井财团的资产分布。那些闪烁的红点,与星芒园区的绿点犬牙交错。“让美惠子安排人接触老挝当地部落。”她眼中闪过冷芒,“告诉他们,三井财团的开发计划会破坏千年古树群。”

凌晨两点,沈诗涵独自走向育苗大棚。月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培育中的新品种槟榔苗上。这些经过基因改良的植株,不仅产量更高,还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手机突然震动,是获救女孩发来的消息:“沈姐姐,我在园区食堂找到了工作,这里的饭,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香。”

她轻轻抚摸着叶片上的露水,想起白天记者发布会上那些追问的目光。商业布局与救援行动的界限,在她手中早己模糊成经纬交织的光网。当第一缕晨光染红天际时,沈诗涵打开园区广播系统,温柔的女声回荡在整个农业园:“新的一天开始了,愿我们种下的每一粒种子,都能开出希望的花。”

此时的世界另一端,三井财团的高管们正对着老挝项目受阻的报告大发雷霆。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星芒园区的加密服务器里,一份关于东南亚农业未来十年的战略规划,正在与全球三十七个国家的农业部门进行数据对接。沈诗涵望着窗外生机勃勃的园区,按下发送键——这场以善意为饵、以智慧为钩的棋局,才刚刚进入中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