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库车:龟兹遗韵,佛光遗响

我是吴阿蒙。

告别轮台的胡杨林,我沿塔里木河南行,又折西行,顺着那一条横贯天山南麓的古道,来到了丝绸之路南道上另一颗璀璨明珠——库车。这是一座被佛国遗梦浸润千年的古城,是一方文化与宗教交汇的绿洲,也是历史与现实之间低吟浅唱的魂之所在。

我在《地球交响曲》的地图上郑重落笔:

“第357章,库车。

天山佛光,龟兹残响,

这是丝绸之路上最庄严的一段古歌。”

一、龟兹余辉:佛国遗梦下的神秘古城

库车古称“龟兹”,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曾在公元前后成为西域佛教的中心。据史书记载,龟兹盛时佛寺达千座,僧侣成千上万,是中原僧人西行求法的第一站。

我在清晨时分,前往著名的库木吐喇石窟群。石窟散布在山壁之间,外观普通,内里却藏着令人屏息的瑰宝。壁画色彩艳丽,描绘着释迦故事、佛国天堂与市井百态,人物眉眼温和,服饰兼具中原与西域风格。那一尊尊壁画上的飞天,犹如千年前的音律,还在耳边飘荡。

陪同我参观的是一位年轻文保员阿布都拉。他满怀敬意地介绍着每一幅壁画的来历与构图:“库木吐喇是佛教艺术的瑰宝,它见证了中原文化、印度佛教与波斯元素在此融合。”他说着,指向一幅己然斑驳的“千佛图”,“这些壁画,曾吸引玄奘、鸠摩罗什等高僧在此驻足,也在漫长的沉寂中等待后人的注视。”

我久久凝望那些微笑的佛像,心中默念:

“龟兹的佛光,

照亮的是古道的远方,

也是灵魂深处的安宁。”

二、丝路旧梦:商旅之声与汉唐余韵

库车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冲,丝绸之路南道的枢纽。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唐代设安西西镇,龟兹便是重镇之一。千年时光,商旅、僧侣、将士、驼队,从这里穿越雪山与沙海,留下无数回响。

我来到库车古城遗址。这里不再是昔日的宫阙与佛塔,而是斑驳的夯土城墙与零星的砖石残垣。然而,当我站在古道旁,闭上眼,仿佛能听见马蹄声起,驼铃声悠,诗人低吟浅唱,军旗随风飘动。

博物馆中展出的龟兹文书、佛像残件、漆器与古钱币,皆在诉说着那段辉煌。讲解员指着一件汉文与龟兹语并列的文书说:“龟兹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语言、宗教、艺术、制度,在此交汇融合。”

我写下:

“库车,是丝路上的码头,

千年的风尘,

都在这里留下音律与诗篇。”

三、民族共生:维汉回交融的烟火人间

与历史的厚重相比,库车的现实更显灵动。这是一座多民族共居的城市,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群在此共筑家园。城市街巷错落,清真寺的宣礼塔与街角的小茶馆遥相呼应,老街上的市集热闹非凡。

我走进库车县的老巴扎。维吾尔摊贩身着刺绣坎肩,热情吆喝着香料、核桃、红枣、葡萄干;汉族小贩摆出糖葫芦、凉皮、卤蛋,旁边的回族老人售卖酸奶与玫瑰花茶。街角的乐器铺子里,青年正试弹热瓦甫与都塔尔,一曲未终,小女孩便跟着起舞。

我驻足于一家老茶馆,围坐的老者谈论着天气、麦收、孩子的学业。有人问我来自哪里,我答:“衡阳。”立刻有人笑着说:“我们这也有湖南媳妇。”一杯清茶送上,我被这陌生又亲切的边疆人情打动。

我写下:

“在库车,家不是某一族的代名词,

而是人情炊烟里的共生之光。”

西、塔北之地:风沙与守望的另一面

库车同样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大漠的呼吸在这里清晰可闻。风沙不断袭来,但绿洲从未退却。这里有着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库车能源基地。

我在当地石化公司员工达吾提的带领下,穿越风沙之地,进入一处现代化的气田。高耸的钻井、管道纵横的站区、调度中心的电子屏幕,展示着一场与大地深处能量的对话。达吾提说:“我们不是和沙漠作对,而是和它共处。”

在气田旁,沙障与草方格整齐排列,一排排梭梭树苗坚强扎根。他们把沙丘变成了基地,也把希望埋在了黄沙之下。

我写下:

“这里,是沙漠驯服者的足迹,

在风中,不是呼号,

而是沉默而坚定的奋斗之歌。”

五、文化新声:龟兹音乐与当代艺术的对话

文化的根不只在土中,也在歌中。库车自古便是“音乐之邦”,龟兹乐舞曾被唐朝引入长安宫廷,影响深远。今日,这里的民族音乐依然生生不息。

我在库车市文化馆,见到年轻的音乐教师艾尼瓦尔。他正在教授孩子们龟兹古乐改编曲,用热瓦甫演奏《龟兹暮曲》,音色如泣如诉,又忽然明亮。他说:“这是一种从石窟里走出的音乐,我们要把它唱到未来。”

同时,新兴的文创工作坊、青年画家与编织匠人也在古城中崛起。一位汉族女孩以龟兹壁画为灵感创作插画,一位维吾尔女编织师将佛像元素融入地毯花纹。他们让古老的符号在当代表达中重生。

我写下:

“龟兹的魂,不是静止的遗产,

而是生长的枝丫,

在青年手中,重新开花。”

六、星空下的龟兹:静谧与未来并存

夜幕降临,库车的街道点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老城区的屋顶上,老人倚窗望月,新城的广场上,孩子们追逐放风筝。塔河之畔,微风徐来,浮光跃金。山影与沙丘交错,星辰仿佛触手可及。

我坐在一家清真茶馆门前的石阶上,耳边是热瓦甫的音律,手中是刚烤好的馕与一杯热奶茶。身旁一只橘猫蜷成团,远处偶尔传来笑声与狗吠。库车的夜,不喧嚣,却无比深远。

我在《地球交响曲》的地图上郑重写下:

“第357章,库车,记。

佛光照影,丝路入梦,

这里,是西域沉静的脉搏。”

下一站,沙雅县。

我将继续沿塔河西行,踏入沙漠绿洲边缘的另一片土地,去感受更多沉默而壮丽的生命涌动,继续为这片大地写下心跳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