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攻心为略,医道安邦

在巴蜀边境,曹魏的军营井然有序地排列着,炊烟袅袅升起,士兵们正忙碌地起锅烧油。今日的伙食格外丰盛,肥美的大鱼在热油中煎至金黄,滋滋作响,鲜嫩的肉块在锅中翻滚炖煮,香气西溢。一旁的百姓们也被邀请一同参与,欢声笑语回荡在营地。

“大哥,这曹军的日子过得可真舒坦呐!”一名年轻的巴蜀士兵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对身旁的战友轻声说道。

“是啊,咱们这边粮草供应紧张,许久都没尝过这等美味了。”战友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羡慕。

而这一切,正是沈浩然精心策划的攻心之计。除了让士兵与百姓共享美食,制造景象外,飞鸟机动队再度出动,将精心编造的谣言信息,如同雪花般洒向巴蜀大地。传单上写着:“大魏之地,百姓投奔,三年免税,大鱼大肉每日供应,按人头分田地,更有舒适住宿。”这些极具吸引力的条件,对于长期饱受战乱、物资匮乏的巴蜀百姓来说,宛如黑暗中的曙光。

在巴蜀的村落里,百姓们围坐在一起,看着手中的传单,议论纷纷。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说道:“这大魏真有这般好?若能让全家老小吃饱穿暖,有田可耕,倒也值得去试一试。”

“爹,可别轻信这些谣言,说不定是曹操的诡计。”一位年轻人皱着眉头说道。

“孩子,如今日子这般艰难,咱们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这或许是个机会啊。”老者的眼中满是期待。

随着谣言的迅速传播,巴蜀境内人心惶惶。刘备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连忙再次召集诸葛亮等众人商议对策。

“军师,曹操这一招实在阴险,如此下去,我巴蜀百姓恐将人心离散啊。”刘备满脸忧虑地说道。

诸葛亮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勿忧,曹操此举虽狠,但我们也有应对之策。一方面,我们需加强对百姓的安抚,开仓放粮,稳定民心;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揭露曹操的阴谋,让百姓知晓其中利害。”

然而,尽管蜀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谣言的影响力仍在持续发酵。不少百姓开始偷偷收拾行囊,准备前往曹魏境内一探究竟。

与此同时,在曹魏的都城许昌,大魏医学院正式成立,院长由一代神医扁鹊担任。沈浩然深知,在乱世之中,医疗保障对于稳定民心、提升军队战斗力至关重要。

“先生,大魏医学院的建立,全仰仗您的医术与威望。”沈浩然恭敬地对扁鹊说道,“希望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太医,救助百姓与将士。”

扁鹊轻抚胡须,微微颔首:“丞相心怀天下,老夫自当竭尽全力。医学之道,在于救死扶伤,传承医术亦是老夫的心愿。”

医学院内,宽敞明亮的教室整齐排列,各类医书典籍琳琅满目。年轻的学子们满怀憧憬地走进学院,他们将在这里接受系统的医学教育,学习中医的精髓,如望闻问切、针灸推拿、草药方剂等。

扁鹊亲自授课,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着医学知识,从人体的经络穴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无一不详细入微。他还时常带领学子们深入民间,为百姓义诊,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军队中,医学院培养的太医们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跟随部队出征,为受伤的士兵及时治疗。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精心研制的草药方剂,大大降低了士兵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使得军队的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在民间,大魏医学院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百姓们一旦有了疾病,便会前往医学院寻求帮助。太医们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耐心细致,赢得了百姓们的广泛赞誉。

“多亏了大魏医学院的太医,我这多年的顽疾才有了治愈的希望。”一位百姓感激涕零地说道。

“是啊,以前生病只能听天由命,现在有了太医,心里踏实多了。”另一位百姓附和道。

随着大魏医学院的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慕名而来,希望能在这里学习医术。医学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培养出的太医也越来越多,他们分布在曹魏的各个角落,为百姓的健康和军队的战斗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而在巴蜀边境,沈浩然的攻心战术仍在继续。他不仅加大了谣言的传播力度,还派遣使者前往巴蜀,与蜀汉的一些将领私下接触,试图策反他们。

“将军,您在蜀汉虽忠心耿耿,但却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如今大魏国力强盛,丞相求贤若渴,只要您肯归降,必定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使者对一位蜀汉将领说道。

这位将领心中动摇,但仍有些犹豫不决:“此事非同小可,容我再考虑考虑。”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蜀汉内部矛盾逐渐激化,人心惶惶。而曹魏则在沈浩然的领导下,国力蒸蒸日上,无论是军事、经济还是民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沈浩然站在许昌的城楼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统一天下的道路依然充满艰辛,但他坚信,只要他能充分运用各种策略,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终有一天,他将结束这乱世纷争,实现天下大同的梦想。而大魏医学院,将作为他稳固后方、赢得民心的重要力量,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