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东官场因专项调查组的到来而人心惶惶之际,高育良从他在中央的关系那里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这个关系人秘密告知高育良,此次中央下派的调查组并非冲着他来,而是为了全面调查沙瑞金在汉东省的工作情况。并且,有传言称沙瑞金书记很可能在调查结束后前往财政部任职。
高育良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得知调查组的真正目标并非自己,高悬在心头的巨石稍稍落下;但另一方面,沙瑞金若真的调离汉东,无疑将给汉东官场带来新一轮的权力洗牌,这其中蕴含的变数难以预估。他深知,在这个关键节点,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未来在汉东官场的地位和走向。
高育良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孙连城。孙连城在电话那头听后,同样感到十分震惊。短暂的沉默后,孙连城说道:“高省长,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个好消息,也是个挑战。好消息是我们之前担心调查组针对您的危机暂时解除了,但沙瑞金书记若调离,汉东官场格局势必大变,我们必须提前谋划应对之策。”高育良深表赞同,两人决定尽快见面详谈。
见面后,他们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如果沙瑞金真的前往财政部任职,那么省委书记一职必然会有新的人选。这个人选的背景、行事风格以及对汉东省未来发展的规划,都将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孙连城认为:“高省长,我们现在首先要保持低调,继续做好手头的工作,特别是在稳定地市间关系和推进京州发展上不能松懈。同时,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了解中央对新省委书记人选的意向,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高育良点头认可,接着说道:“连城,你说得对。另外,我们也要考虑沙瑞金书记调离前,可能会对省内的人事布局进行一些调整。我们要留意这些动态,确保我们的阵营不会受到太大冲击。”两人商议后,决定一方面加强与各地市领导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巩固高育良阵营在省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各自的人脉关系,密切关注中央关于汉东省人事变动的动态。
在京州市,孙连城继续大力推进与比亚迪的合作项目以及相关民生关联方案。他深知,在这个敏感时期,稳定京州市的发展局面,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是增强自身话语权的关键。他频繁前往项目现场,督促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同时,他还组织了一系列民生项目成果展示活动,向市民和其他地市展示京州市在推动产业发展与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成果,以此提升京州市在全省的形象和影响力。
而高育良则在省城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各种场合向地市领导们传递稳定团结的信号。他在一次省级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无论汉东省的领导班子如何变动,我们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核心任务不能变。各地市要继续保持团结协作,共同为汉东省的繁荣努力。”在私下里,他也与一些重要地市领导进行深入交流,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确保在即将到来的官场变动中,他们能够继续支持自己。
尽管调查组的真实目的让局势出现了转折,但高育良和孙连城都清楚,未来的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他们如同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必须小心翼翼地探索前行,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调整策略,以期在汉东官场的风云变幻中找准方向,站稳脚跟,为自己和汉东省的发展争取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