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危机加剧与破局之谋

在汉东官场暗流涌动的局势下,高育良与孙连城面临的危机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发加剧。

随着时间推移,高育良在中央受波及的消息在汉东官场逐渐传开,尽管消息真假参半,但己经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们开始动摇,一些原本倾向于高育良阵营的地市领导,为了自身仕途考虑,也逐渐与高育良保持距离。在一次省级工作交流活动中,往日里对高育良热情有加的几位地市领导,此时态度变得冷淡而敷衍,言语间也多有试探。高育良感受到了这种明显的变化,心中明白局势对自己越发不利。

而在京州市,孙连城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一些之前被压制的反对声音开始重新抬头,对京州市的发展政策提出诸多质疑。尤其是在与比亚迪合作项目上,部分官员质疑项目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认为京州市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过多资源,忽视了其他民生领域。在市政府的工作会议上,一位官员首言不讳地说:“孙市长,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发展方向,但目前我们京州市在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大量资源投入到一个还不确定能否成功的项目上,是否过于冒险?”孙连城耐心解释道:“这个项目看似冒险,但从长远来看,它将带动京州市的产业升级,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进而反哺民生领域。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然而,尽管孙连城极力解释,这些质疑声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推进的士气。

与此同时,其他地市对资源分配的不满情绪也在进一步发酵。他们在一些省级事务上开始采取消极合作的态度,导致全省范围内的一些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例如,在一项跨地市的交通基础设施联合建设项目中,原本需要多个地市共同协作,但一些地市以各种理由拖延进度,使得项目陷入停滞。高育良意识到,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自己在汉东的地位将岌岌可危,整个汉东省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阻碍。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孙连城和高育良多次秘密商讨破局之策。孙连城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高省长,我们首先要稳定内部人心。您可以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在会上明确表明我们的立场和未来规划,强调全省一盘棋的重要性,重新凝聚人心。同时,针对资源分配问题,我们制定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动态调整方案,根据各地市的实际发展需求和贡献,灵活分配资源。对于京州市,我们也要进一步优化与比亚迪的合作模式,不仅要注重产业发展,还要加强与民生项目的结合,让大家切实看到这个项目带来的好处。”

高育良认可了孙连城的提议,并在此基础上补充道:“关于我在中央的关系问题,我们也要积极主动应对。我会寻找合适的机会,亲自前往北京,与相关领导沟通,了解情况,争取稳定局面。同时,我们要加强与其他政治势力的沟通与合作,避免树敌过多。连城,你在京州要继续稳住局面,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尤其是与比亚迪的合作项目,不能有丝毫懈怠。”

会后,高育良迅速筹备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心准备演讲稿,希望通过这次大会,重新赢得各地市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孙连城回到京州后,立刻组织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思路制定与比亚迪合作项目的民生关联方案,以及优化后的资源分配建议。在这危机加剧的关键时刻,孙连城和高育良都清楚,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至关重要,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为化解危机、稳定汉东官场局势而努力,寄希望于通过这些措施打破当前的困局,为汉东省的未来发展重新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