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变数与抉择

在李达康去向尚不明朗的微妙时期,京州市的日常工作仍在继续,但官场上下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氛围。孙连城深知,这种不确定性可能随时给京州市的发展带来变数,而他必须在这迷雾中找准方向,做出正确的抉择。

此时,京州市正面临一个重大的项目决策。一家大型跨国企业有意在汉东省设立区域总部,众多地市都在积极争取。这个项目若能落地京州,将极大地推动京州的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然而,项目竞争异常激烈,其他地市也开出了优厚的条件。

孙连城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策略。商务局局长率先发言:“孙副书记,这个项目对京州意义重大。我们初步分析了竞争对手的条件,主要集中在土地优惠、税收减免和政策扶持等方面。我们必须拿出更具吸引力的方案,才有机会胜出。”

孙连城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土地优惠和税收减免是常规手段,但不能无底线地让利。我们要突出京州的独特优势,比如我们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在政策扶持上,要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

这时,经信委主任提出担忧:“孙副书记,虽然京州有这些优势,但其他地市也在不断提升。而且,如果我们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过多资源,万一李达康书记真的调走,新领导有不同的发展思路,可能会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

孙连城心中一凛,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在李达康去向不确定的情况下,任何重大决策都可能面临风险。但如果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而放弃争取这个关键项目,又实在可惜。

他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一方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这个项目可能会让京州在经济竞争中落后一步;另一方面,新领导的态度未知,若后续政策方向改变,前期为项目投入的资源可能会造成浪费,甚至影响京州整体的发展布局。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孙连城决定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他安排相关部门制定两套方案:一套是全力争取项目的方案,突出京州的优势,在合理范围内提供优惠政策;另一套则是备用方案,针对不同领导风格和发展思路,对项目后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方案制定完成后,孙连城决定先向李达康汇报,听取他的意见。李达康在听完汇报后,沉思片刻说道:“连城,你的考虑很周全。这个项目对京州至关重要,不能轻易放弃。至于新领导的问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无论谁来,推动京州发展都是首要任务。你按照这两套方案推进,同时保持与企业的密切沟通,争取掌握主动权。”

得到李达康的支持后,孙连城立刻组织实施。在与跨国企业的洽谈过程中,京州市代表团凭借精心准备的方案和对自身优势的精彩阐述,给企业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其他地市的竞争同样激烈,企业表示需要进一步评估各方面条件后再做决定。

在等待企业回复的日子里,孙连城一方面继续关注李达康的去向动态,另一方面积极与其他地市沟通交流,试图从侧面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他深知,这不仅是一场项目的争夺,更是在省委局势变动背景下,对京州市应变能力和决策智慧的考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而他必须在这重重变数中,做出最有利于京州市发展的抉择,引领京州在复杂的局势中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