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秘书人选

孙连城初入京州,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调研工作、谋划城市发展布局的同时,也意识到身边需要一位得力的秘书。秘书不仅是日常工作的协助者,更是信息传递、工作协调的重要枢纽,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作用。

京州市委组织部得知孙连城的需求后,迅速筛选出几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并向他提交了详细的资料。孙连城仔细翻阅着每位候选人的履历,从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到个人特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一位候选人是从基层政府部门选调上来的小李,他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对民生事务颇为了解,文字功底也不错。但孙连城考虑到,自己当前的工作重点除了民生,更要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等宏观层面的事务,小李在经济领域的经验略显不足。

第二位候选人是毕业于名牌大学经济专业的小王,理论知识扎实,对经济形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然而,他的工作经历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机构,实际政务处理经验相对欠缺,孙连城担心他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官场事务时会力不从心。

第三位候选人是在市委办公室工作多年的小赵,熟悉机关工作流程,沟通协调能力出众。但孙连城又觉得,小赵长期在办公室工作,思维方式可能相对传统,缺乏一些创新意识,而自己在推动京州市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经过反复权衡,孙连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选秘书如同选战友,必须全方位考量,找到那个能与自己工作理念契合、能力互补的人。

这时,市委组织部又推荐了一位名叫林晓的年轻干部。林晓毕业于综合性大学,主修城市规划专业,同时辅修了经济学。毕业后,他先在基层参与过城市建设项目,后又在上级部门负责过产业规划相关工作,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孙连城眼前一亮,立刻安排与林晓见面。见面会上,林晓给孙连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晓思维敏捷,对京州市的发展现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当孙连城谈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划设想时,林晓迅速回应道:“孙副书记,我认为在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时,可以注重产业生态的构建。除了完善硬件配套设施,还应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孙连城听后,心中暗暗赞许,进一步询问林晓在面对复杂工作任务时的协调思路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规划。林晓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强调会以高效、务实的态度协助孙连城开展工作,并且会不断学习,紧跟京州市发展的步伐。

会面结束后,孙连城心中己有了决定。他认为林晓专业知识全面、思维活跃且务实肯干,正是自己所需要的秘书人选。

很快,林晓正式成为孙连城的秘书。入职第一天,孙连城对林晓说道:“小林,京州市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希望我们能携手共进,为京州市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在工作中,你要多提想法,有什么困难也及时跟我说。”

林晓坚定地回答:“孙副书记,我一定全力以赴,努力协助您做好各项工作。”

从此,林晓跟随在孙连城身边,在城市调研、政策制定、会议组织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两人配合默契,为推动京州市的发展共同努力,开启了京州市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