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局势变动

孙连城在新兴产业发展工作上稳步推进,凭借出色表现逐渐在汉东官场崭露头角。然而,此时的汉东省官场,一场暗流涌动的局势变动正悄然来临。

随着祁同伟的落马,其背后隐藏的复杂利益网络虽遭受重创,但仍有残余势力妄图垂死挣扎。这些残余势力不甘心失去既得利益,开始在暗处蠢蠢欲动,试图寻找机会重新布局,挽回败局。

与此同时,汉东省即将迎来一次重要的人事调整。这次调整涉及多个关键部门的领导岗位,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角逐,试图为自己的阵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资源。省发改委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部门,自然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

孙连城察觉到了官场氛围的微妙变化。往日里一些看似平常的会议,如今却弥漫着一种异样的紧张气息。在一次省发改委内部的工作会议上,孙连城敏锐地发现,几位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同事,在讨论工作时变得小心翼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和犹豫。

会后,孙连城找到一位平日里交情较深的同事,轻声问道:“老张,我感觉最近气氛不太对劲,是不是有什么事?”老张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孙主任,你还不知道吧?这次人事调整,咱们省发改委估计也会有变动。各方都在盯着呢,大家心里都没底。”

孙连城心中一凛,意识到这次人事调整可能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回到办公室后,他陷入了沉思。一方面,他担心新兴产业发展工作会因人事变动而受到阻碍;另一方面,他也明白这或许是一个新的机遇,如果能够妥善应对,说不定能为新兴产业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而在省委层面,高育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祁同伟的倒台,让他的政治布局受到了一定冲击。尽管表面上他依旧维持着沉稳冷静的形象,但内心深知必须重新调整策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这个敏感时期,他对孙连城的关注愈发密切。孙连城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的成绩,让高育良看到了可利用的价值。他认为,若能将孙连城纳入自己的阵营,不仅能在经济发展上增添助力,还能在即将到来的人事调整中增加筹码。

于是,在一次省委组织的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高育良特意在众人面前表扬了孙连城。“孙连城同志在新兴产业发展工作上成绩显著,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干部,为汉东省的经济转型贡献力量。”高育良的这番话,无疑是在向众人表明他对孙连城的支持态度。

然而,高育良的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其他势力的警觉。一些与高育良存在竞争关系的领导,开始对孙连城产生了警惕。他们担心孙连城会成为高育良进一步扩张势力的棋子,于是暗中策划,试图给孙连城制造麻烦,削弱高育良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影响力。

不久后,孙连城负责的新兴产业项目中,新能源汽车项目突然遭遇了舆论危机。一些不明来历的媒体开始发布文章,质疑该项目的环保标准不达标,存在骗取政府补贴的嫌疑。这些负面报道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合作方也打来电话,表达了对项目前景的担忧。

孙连城深知这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搞鬼,但他没有慌乱。他迅速组织团队,一方面收集项目环保达标的相关证据,准备进行有力反驳;另一方面,与媒体沟通协调,要求他们停止不实报道,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他将此事向赵正明和高育良进行了汇报。

高育良得知此事后,指示相关部门要尽快查清事实真相,为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赵正明则亲自坐镇指挥,协调各方资源,帮助孙连城应对这场危机。在他们的支持下,孙连城带领团队展开了一场与幕后黑手的舆论较量,汉东省的官场局势也因这场风波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而孙连城也被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的中心,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着新兴产业的未来走向以及他自己在官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