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初露锋芒

孙连城在省发改委副主任的岗位上迅速站稳脚跟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工作中。他深知,要在这个重要岗位上做出成绩,不仅需要敏锐的经济洞察力,还得有敢于创新突破的勇气。

当时,汉东省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的巨大压力,孙连城意识到,加快新兴产业布局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参与制定年度经济发展计划时,他力主加大对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为了让自己的提议更具说服力,孙连城带领团队展开了深入调研。他们走访了省内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相关企业,收集了大量一手数据和发展建议。经过数周的努力,孙连城整理出了一份详尽的调研报告,详细分析了汉东省发展新兴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在省发改委的内部会议上,孙连城拿着这份报告,自信满满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各位领导、同事,我们汉东省在科研人才储备、地理位置以及产业基础等方面,都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良好条件。如果我们能够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加大资金投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我相信,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他的报告和提议引起了热烈讨论。部分领导和同事对他的想法表示赞赏,认为这是一次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的尝试;但也有一些人提出担忧,担心大规模投入新兴产业会面临风险,影响当前经济的稳定增长。

面对质疑,孙连城不慌不忙地回应:“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传统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如果我们不抓住现在的机遇,就会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风险评估,逐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做到稳扎稳打。”

孙连城的坚持和专业最终说服了大多数人。省发改委将发展新兴产业纳入了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并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由孙连城担任组长,负责具体的推进工作。

孙连城深知责任重大,他迅速组建了一支由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和年轻有活力的公务员组成的团队。他们兵分多路,一方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洽谈,吸引投资和项目落地;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省内各方资源,为新兴产业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与一家国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洽谈合作时,孙连城亲自带队,向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汉东省的产业优势、优惠政策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他的真诚和专业打动了企业代表,经过多轮艰苦谈判,这家企业最终决定在汉东省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这一项目的成功落地,为汉东省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孙连城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继续带领团队在其他领域发力。在他的努力下,多个新兴产业项目陆续在汉东省落地生根,全省上下掀起了一股发展新兴产业的热潮。

孙连城在省发改委的出色表现,再次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为汉东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而他也凭借着这些成绩,在晋升之路上稳步迈进,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去为汉东省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