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钓系小丫鬟X国公府世子19

于莺莺与赵淮分别,揣着袖中信件忐忑地回了国公府。

刚进入大门,却发现下人们进进出出的搬东西,整个府里异常热闹,

这两日锦雀被于莺莺训的也知道看眼色了,忙拉住一个丫鬟问出了什么事。

那丫鬟喜气洋洋行礼:“回表小姐的话,是老太太回来了。”

老太太回来了?!

于莺莺脸色唰的拉了下来。

国公府的老太太聂氏是个和善人,却极有手段,整个国公府上到主子下到下人,无不唯老太太马首是瞻。

唯独她。

从她被崔氏接回来老太太就不太喜欢她,时常自以为是挑剔她教导她。

当年老太太还想让她跟着国公府里的小姐们到院里学习规矩,被她装病躲了过去。

后来老太太就不太管她了,但也不待见她,而且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老太太的不待见、不喜欢。

老太太还未去外头礼佛那几年,她在府里过得战战兢兢。

好不容易这几年老太太每年走个三西个月,她才能松快下来,只是这回走了不过二十来天,怎么就回来了?

于莺莺刚好一点的心情又落了下去,不情不愿地转了步子往老太太的院里走去。

老太太回来了,按规矩所有人都要去给她请安,她这个寄住在国公府里外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她不想去,可崔氏这几日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对她冷言冷语的,她不能再惹老太太厌恶。

延福居。

崔氏战战兢兢地看了一眼高坐主位抿茶不语的老太太。

这茶老太太己经喝了两刻钟了,还没有说话的意思。

她没想到老太太会突然回来。

一个时辰前,她正让府里的绣娘给锦月选布料做衣裳。

门房突然来报,老夫人回来了。

她急急忙忙过来向老太太请安,没想到老太太竟全然没有搭理她的意思。

老太太的性子她还是知道的,平日里对小辈慈爱有加。

若非不高兴了,定然不会不搭理她。

可她想破脑筋也没想到哪里惹了老太太不高兴,分明上次临走之前老太太还拉着她说掌家辛苦了。

这才多久,就换了一副脸色。

她思来想去,自觉没有做错事惹老太太恼怒。

既然不是她这边的原因,那就是有人在老太太眼前进了谗言。

这个人也很好猜。

崔氏看了一眼站在老太太身旁的赵氏和梅氏婆媳俩,心中暗暗咬牙。

她方才都看见了,老太太进来的时候是梅氏扶着的。

不过梅氏是个性子纯良的,嫁进来这么多年从未与她对着干过,定是被赵氏威胁了。

崔氏心中厌恶极了赵氏,面上却不显半分,见老太太杯盏里的茶水饮尽了,忙提了小壶上前为她添茶。

“茶水烫,母亲慢着些。”

老太太缄默不语,接过茶杯抿了一口之后,突然重重放下。

崔氏吓了一跳,险些将茶壶扔下。

“老二家的,你给我跪下。”老太太严肃呵斥。

“母亲别生气,儿媳这就跪。”

崔氏不明所以,却不敢忤逆她,顺从地跪了下来。

她这个婆婆虽和善,却不是个任人糊弄的。

当年她坐上国公夫人的位置后,老太太就把代表主母身份的掌家之权交给了她,这么多年对她也多有照顾,从未这般严厉地训斥过她。

但她知道,老太太不是胡搅蛮缠的人,不发怒则己,一发怒就定是要有个说法的。

赵氏站在老太太身侧,见崔氏对着老太太跪了下来,连忙往老太太身边站了站。

这般崔氏是跪老太太,却也等于跪了她。

看着崔氏那张顺从的脸,赵氏心中的恶气总算散了几分,装模作样地为老太太拂了拂胸口。

“母亲别生气,有什么话好好说,弟妹不是个糊涂的人,这事兴许是误会呢。”

说着她瞪了一眼梅氏:“都怪我这儿媳妇小家子气,听风就是雨,没准就是不知道在外面听说了什么,眼巴巴的到您面前进谗言。”

她这一招金蝉脱壳,把责任全推到了梅氏身上,她自己倒是摘得干干净净的,传出去还能落得个贤惠大度。

梅氏听着她诬陷自己,气得眼睛都红了。

偏偏赵氏是自己的婆母,她娘家又比自己娘家地位高,即便被这样诬陷,她也不敢站出来,只能背下这口黑锅。

“行了,你住嘴吧。”

老太太没好气的斜了赵氏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背地里干了什么事,崔氏是有错,你就没错了吗?”

被老太太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数落,与把脸面放在地上踩有何区别?

赵氏脸色一白,委委屈屈地哭了起来。

“母亲你怎么能这么说我,我就知道,陆丰早逝,我在这府里没个倚仗,谁都能欺负我,如今连母亲您也不护我了,我还活着干什么?我不如死了算了。”

老太太被她吵得脑仁疼,重重拍了一下扶手。

“够了,都当祖母的人了还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再哭就给我回去。”

赵氏哭声一顿,见老太太是真的不高兴了,连忙将眼泪擦了。

老太太这才转头看向底下跪着的崔氏。

“老二家的,我记得我先前与你说过我不同意砚宁娶于莺莺,你明明答应得好好的,为何现在又背着我打起这主意?”

原来是因为这事。

崔氏松了口气。

老太太的确点过她,是她并未将老太太的提醒放在心上。

她先前战战兢兢不敢将此事传出去,一面是为了于莺莺的清誉,一面也是为了防着有人告诉老太太。

只是没想到千防万防还是没能防住赵氏。

好在她如今己经打消了这个念头,砚宁也有了心上人。

“母亲您听我说,此事不是您说的这样,儿媳并没有要把于莺莺嫁给砚宁的意思。”

这一刻崔氏竟有些庆幸起来。

还好她及时看清了于莺莺的真面目。

“弟妹,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你何必为了不挨骂欺骗母亲呢。”

赵氏眼泪还没擦干就急着插嘴。

“大嫂又知道了?”

崔氏冷笑着瞥了她一眼:“莫非是大嫂在我院里插了眼线,不然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